野农谣

去年阳春二月中,守令出郊亲劝农。

红云一道拥归骑,村村镂榜粘春风。

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唯闻是年秋,粒颗民不收。

上堂对妻子,炊多籴少饥。

号啾下堂见官吏,税多输少喧征求。

呼官视田吏视釜,官去掉头吏不顾。

内煎外迫两无计,更以饥躯受笞箠。

古来丘垄几多人,此日孱生岂难弃。

今年二月春,重见劝农文。

我勤自钟惰自釜,何用官司劝我氓。

农亦不必劝,文亦不必述。

但愿官民通有无,莫令租吏打门叫呼疾。

或言州家一年三百六十日,念及我农惟此日。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阳春二月间,地方官员出城亲自劝导农事。
红云簇拥着他们归来的马队,村庄里处处张贴榜文迎春风。
一行行如蛇虫爬动的文字连绵不断,田野上的农夫不知从何阅读。
只听说那年秋天,颗粒无收的景象。
回到家中,夫妻儿女围坐,饭食不足买粮少,饥饿困扰。
孩子们哭喊着下堂去见官吏,税收繁重,抱怨声四起。
官员和田吏查看家中粮食,官员摇头,官吏却置若罔闻。
内外交困,无计可施,只能饿着肚子承受鞭打。
自古以来,埋葬了多少人,今日弱者难道就该被放弃。
今年二月春天,再次看到劝农的文告。
我勤劳耕作,自己管理,何需官府再来督促百姓。
农民无需再被劝导,文告也无需再写。
只愿官民能互通有无,不让租吏上门催租声扰人。
有人说州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这一天才想到我们农民。

注释

阳春:温暖的春天。
守令:地方官员。
劝农:指导农业生产。
归骑:返回的马队。
镂榜:雕刻的榜文。
春风:春风中。
蛇蚓字:蜿蜒曲折的字迹。
何由读:如何阅读。
民不收:百姓颗粒无收。
妻子:妻子儿女。
籴:买入粮食。
饥:饥饿。
税多输少:税收繁重。
喧征求:喧闹索取。
釜:锅。
不顾:不理会。
内煎:内心煎熬。
外迫:外部压力。
笞箠:鞭打。
丘垄:坟墓。
孱生:弱小的生命。
今年二月春:今年同样二月。
劝农文:劝农的文告。
钟惰:自我激励懒惰。
氓:百姓。
农亦不必劝:农民无需被劝。
文亦不必述:文告无需再写。
通有无:互通物资。
租吏:收租的官吏。
疾:频繁。
州家:州府。
惟此日:只有这一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府与农民之间矛盾冲突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春天的情况,表达了农民在官吏高压下的悲惨处境以及自己内心的不平。

开篇两句“去年阳春二月中,守令出郊亲劝农”,描绘了一幅守令关心农业、亲自到郊外鼓励农耕的温馨场景。随后的四句“红云一道拥归骑,村村镂榜粘春风。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则展示了官府对农业成果的赞誉与宣传,但这种文书上的鼓励并未真正触及农民的实际困境。

中间部分“唯闻是年秋,粒颗民不收。上堂对妻子,炊多籴少饥。号啾下堂见官吏,税多输少喧征求”,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失败和农民生活的困顿,以及官府对于税收的无情追索。

接下来的四句“呼官视田吏视釜,官去掉头吏不顾。内煎外迫两无计,更以饥躯受笞箠”,则表达了农民在官府与胥吏的双重压力下的绝望和无奈。

后半部分“古来丘垄几多人, 此日孱生岂难弃。今年二月春,重见劝农文。我勤自钟惰自釜,何用官司劝我氓。农亦不必劝,文亦不必述”,诗人通过反问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官方劝农政策的怀疑态度,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受。

最后四句“但愿官民通有无,莫令租吏打门叫呼疾。或言州家一年三百六十日,念及我农惟此日”,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愿望——希望官府能够理解和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不要让农民在饥饿与官吏的催逼中度过艰难的一年。

这首诗通过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官民矛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农民困境的同情与关怀。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烧

初如萤灯一点明,须臾数点如疏星。

忽然联亘势不断,俨如金蛇破夜惊纵横。

又如长虹百尺渴奔饮江罢,蜿蜒夭矫势欲凌青冥。

奇光异色不可以正视,倒影茅屋但觉烨弈光荧荧。

我闻昔者王家有宝镜,镜横八寸名紫珍。

涂以金膏傅珠粉,碧光绛气连属日月含天庭。

又闻西方圣者释迦子,祇林演法导群生。

祥光自顶涌不尽,三千世界合作一色白月明。

今之奇光异色无乃是,不然安得有此瑞彩突兀来峥嵘。

天公有妙手,变化谁能名。

忽从青青现有象,还复槁灭归无形。

遗烬尚足泽万物,生意行又盈乾坤。

乃知元气本不死,不逐火化常存存。

君看馀泽滋萌达,岂彼死灰能神灵。

秋风浩荡吹万宝,拭目千室仓箱盈。

形式: 古风

董叔宏为予道溪庄胜趣赋古调

一涧潺潺泻烟树,流到溪庄平不度。

竹风凄瑟夏犹寒,石气萧森朝自雾。

时平古寨尚留名,世否谁人此逃数。

乾坤一转地有灵,日月无边江又暮。

幽潭闻说尚龙宫,石屋安知非洞府。

愿君半天更高楼,送此到海长溪去。

形式: 古风

感兴(其二)

寂寂卧空昼,忧怀忽无端。

揽衣乱西涧,复此凌西山。

春事已无多,半消霜霰间。

狂风更甚雨,时蔽江南天。

寒草昔衰靡,及兹秀平阡。

日晚幽阳生,馀光草中妍。

徘徊桃李花,瑟瑟飘寒烟。

形式: 古风

感兴(其一)

圣域久芜漫,功利时竞趋。

管晏苟有实,安必世唐虞。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馀。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