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句“风尘万里一萧然”,以“风尘”形容旅途的艰辛与遥远,一个“萧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接着,“病起相思到各天”,写出了诗人因病初愈,思绪万千,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潮水般涌来,跨越时空。
“忽见南山青草色,还成北海白云篇。”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对比,南山青草象征生机与希望,北海白云则寓意着远方与梦想。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登楼何处逢多暇,开府于今实少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登楼时的闲暇时光已不再,而如今虽为少年,却难以寻觅往日的那份轻松与自由。
最后,“不是汉庭容汲黯,如君意气好谁怜。”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个性与才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环境不公的无奈与不满。汲黯是汉代名臣,以刚直不阿著称,此处暗喻友人如汲黯一般,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赏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沉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