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剡县陈明府登县楼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

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村中的人家仿佛就在手掌之上,屋檐前的树木倒映在窗格之间。
烟云霞光好似连接着天台仙境,分隔的星野似乎触及了婺女之星。
古往今来的驿路一直通往京城,仙溪的水流日以继夜地汇入东海。
身着华服的才子们时常吟诗长啸,官员们退朝后常常欣赏着画屏之美。

注释

郭里人家:村中的人家。
檐前:屋檐前面。
树木:树。
窗棂:窗格。
烟霞:烟云霞光。
天台地:天台仙境,这里指美丽的自然景观。
分野:古代划分星空与地面地域相对应的系统。
婺女星:星座名,常用于文学中象征女性或美好的地方。
驿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的道路,这里泛指道路。
北阙:京城,特指朝廷所在地。
仙溪:美丽的溪流,可能带有神话色彩。
东溟:东海。
綵衣:华美的衣服,这里指才子的装扮。
才子:有才华的男子。
吟啸:吟诗或长啸,表达情感的方式。
公退:官员下班,退朝。
画屏:装饰有图画的屏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郭里人家如掌上”一句,以高远的视角看待人间烟火,给人一种俯瞰世界的感觉,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檐前树木映窗棂”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通过窗棂的框架看到外面树木的姿态,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的居住空间。

“烟霞若接天台地”一句,把远方的地平线与天空相连,不仅扩大了视野,更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分野应侵婺女星”则是对自然界中微妙变化的观察,通过对比和星辰来形容田野的边际,显得既诗意盎然又不失自然之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两句,通过时间(古今)与空间(北阙、东溟)的交织,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这里的“驿路”和“仙溪”不仅是地理上的指示,更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不息探索与向往。

最后,“綵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或才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绣衣),在清幽的环境中吟诵诗歌,表现出一种对艺术的追求与享受。而“公退时时见画屏”则暗示了诗人退隐后的闲适生活,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欣赏着画屏中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夜听步虚

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

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其一)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

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其二)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

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废宅

主人何处独裴回,流水自流花自开。

若见故交皆散去,即应新燕不归来。

入门缭绕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绿苔。

应是曾经恶风雨,修桐半折损琴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