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胜游欢宴是良图,何必凄凄独向隅。
深院酒醒春日晚,只闻芳树语提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胜游欢宴的画面,诗人认为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畅饮欢宴,比独自一人在寂静的角落里感伤要更为恰当。他酒醒后,时间已至春日晚,周围只有树木间的鸟鸣声,仿佛在轻声交谈,这增添了环境的宁静和生机。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欢乐社交的向往和对孤独寂寥的自我安慰,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闲适情趣。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往事都如梦,流年只断魂。
不堪春尽日,细雨欲黄昏。
深谢暖风传馥郁,长忧夜雨暗摧残。
黄昏欲放笙歌散,更绕朱栏子细看。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