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拄杖次韵答赵侍郎

非竹非藤性最刚,铁君风骨凛秋霜。

清坚阅世千年久,正直持身九节长。

宜向山林扶矍铄,难随车马入康庄。

只愁雷电搜蛟蜃,并及新诗不许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它并非竹非藤,却有着无比刚强的气质,如同铁一般的坚韧,面对秋霜毫不畏惧。
历经千年沧桑,它依然清澈坚定,秉持正直,身姿如九节竹般长久。
它更适合在山林中扶持老者,难以跟随世俗的车马进入繁华大道。
只担心雷电的搜寻,或是新诗的出现,让它无法隐藏自己的独特之处。

注释

非竹非藤:不是竹子也不是藤蔓。
性最刚:性格最为刚硬。
铁君:像铁一样的。
风骨凛秋霜:风骨如秋霜般冷峻。
阅世:经历世间。
千年久:千年长久。
正直持身:保持正直的品性。
九节长:九节竹般的长度。
山林:山野林间。
矍铄:老而精神焕发。
康庄:平坦的大道。
雷电搜蛟蜃:雷电搜寻蛟龙和蜃气。
新诗:新的诗歌。
不许藏:不允许被隐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正直无畏的品格。"非竹非藤性最刚,铁君风骨凛秋霜"表明了这种品质如同坚硬的金属,不受外界变化影响,宛如秋天的霜冻一般冷峻。"清坚阅世千年久,正直持身九节长"则形象地说明了这份坚韧和正直经历了千年的考验,犹如古木参天,其品性之纯净、坚毅,宛如长达九节的竹子。

诗中接着写道"宜向山林扶矍铄,难随车马入康庄",意指这种坚硬和正直最适合在山林之间生存,即便是扶持着摇摇欲坠之物,也不会轻易屈服于世俗的诱惑,不愿随波逐流地进入平静安逸的生活环境。

最后两句"只愁雷电搜蛟蜃, 并及新诗不许藏"则表达了对外界压力与挑战的担忧,即便是雷霆与闪电,也可能会揭示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邪恶(蛟蜃),同时也强调了不能将新的诗篇隐匿不露,须臾向世人展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颂了一种坚韧、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和表达。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吴正字赏花诗

名园无物不芳妍,上个篮舆缓绕旋。

曲径幽亭留客地,微云淡日养花天。

四时公举春为最,万事铨量酒是先。

管领风光须一醉,要看诗笔落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长湖尾

古木侵沙路,柴门引竹篱。

山低秋水阔,天远夕阳迟。

杳杳来鸿雁,翩翩下鹭鸶。

渔舟何处宿,横笛未休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饶云叟

别来每辱遗双鲤,颇怪吾侬不作书。

非为广文官独冷,自缘中散性常疏。

静晖待月昏钟后,制胜登高晓雨馀。

正忆去年同此会,只今相望问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清旷兄弟

一别春三见,相思日几回。

自离夔府后,已过岳阳来。

寒食还虚度,酴醾幸晚开。

到时犹可及,应得共衔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