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缓辔松阴不起尘,岚光经雨一番新。
遥知数夜寻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
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
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太博一同游历庐山的场景。首句"缓辔松阴不起尘",通过慢行于松树浓荫下,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清洁。"岚光经雨一番新",写雨后山岚清新,暗示了山水之美经过雨水洗礼后的生机盎然。
"遥知数夜寻山宿",想象友人夜晚在山中寻找住宿,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便是全家避世人",则表达了他们远离尘世喧嚣,享受隐逸生活的愿望。
"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通过夕阳和飞花的意象,描绘出庐山傍晚的迷人景色,以及春天的洞穴深处仍有生机的奇妙景象。最后两句"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诗人遗憾未能深入探寻源头,但也流露出对友人探索未知的好奇和对历史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同的生活情趣。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诗比淮南似小山,酒名曲米出云安。
且凭诗酒勤春事,莫爱儿郎作好官。
簿领侵寻台相笔,风埃蓬勃使星鞍。
小臣才力堪为掾,敢学前人便挂冠。
云容天影水中摇,分坐船舷似小桥。
联句敏于山吐月,举觞疾甚海吞潮。
兴来活脔牛心熟,醉罢红炉鸭脚焦。
公子翩翩得真意,马蹄尘里有嘉招。
乐易陶彭泽,忧思庾义城。
风流扫地尽,诗句识馀情。
往者不再作,前贤畏后生。
君言得意处,此意少人明。
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
紫燕黄鹂驱日月,朱樱红杏落条枚。
诗成稍觉嘉宾集,饮少先愁急板催。
亲遣小童锄草径,鸣驺早晚出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