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当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时我们初次相见,当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少女踏青斗草游戏。只见你在阶前和别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满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那活泼唯美的情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次是七夕,少女夜须穿针乞巧拜新月。我和你在穿针楼上重逢,只见你靓妆照人,眉际沁出翠黛,羞得粉脸生出娇红,我们两个人已是生情意,却道得空灵。
不料华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注释

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
穿针:指七月七日七巧节。
“罗裙”句,七夕月夜,你身着罗裙,裙湿香露;头戴玉钗,鬓插香花,立于夜风之中。
唐·温庭筠《菩萨蛮》云:“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流水”句: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
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
这里指心爱的女子行踪不定。
飞雨:微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青春年少时的美好记忆画面。"斗草阶前初见"和"穿针楼上曾逢"两句,回忆了与意中人初次相遇的青涩场景,斗草游戏和月下穿针,充满了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罗裙香露玉钗风"通过描写女子的衣饰和环境,展现了她的娇美和清雅。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精致的妆容和微妙的情感变化,绿眉如黛,红晕上颊,流露出含羞带怯的娇羞之美。"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则借景抒情,暗示了时光流逝,佳人难再得的遗憾。

"酒醒长恨锦屏空"表达了词人酒醒后的孤独与失落,锦屏空寂,无人陪伴,只剩下深深的遗憾。最后,"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以梦境收尾,寓意着词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无法重逢的无奈,飘落的飞雨和凋零的花,增添了伤感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春的记忆,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晏几道词作的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三)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六)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

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沉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其三)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记得攀条话别离。

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一点愁心入翠眉。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支]韵

南乡子(其六)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只恐多时不似初。

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共结因缘久远无。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