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

溪上千年送女潮,为感吴王至今有。

乃知昔人繇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与神仙宅。

今人犹望荆之湄,长令望者增所思。

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

溪草何草号帝女,溪竹何竹号湘妃。

灵涛旦暮自堪伤,的烁婵娟又争发。

客归千里自兹始,览古高歌感行子。

不知别后相见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形式: 古风

翻译

听说吴王送女儿那时,行宫直通到荆溪的河口。
溪水上千年来送着女子的潮水,为感念吴王这事至今存在。
这才知道古人因真诚而感动,流水本无情却仿佛有了情感。
平静的水面忽然掀起二三尺浪,这里似乎能通往神仙的居所。
如今人们仍眺望荆溪的岸边,常让眺望的人增添思绪。
吴王已逝女儿未能返回,潮水无情哪有终结之时。
溪边哪种草被称作帝女草,哪丛竹被叫做湘妃竹。
神奇的波涛早晚都引人哀伤,明亮美好的月光又再闪耀。
游子归乡千里行程从这里开始,观古感慨高歌触动了行人的心。
不知离别后何时能再相见,你的心意是否如这潮水一般。

注释

见说:听说。
吴王:古代对吴地君主的统称,此处特指某位具体的吴王。
行宫: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荆溪:地名,可能指代具体的河流。
口:河口,河流汇入大水体的地方。
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为感:因为感动。
至今有: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乃知:由此知道。
繇:同'由',出于。
志诚:真诚的情感。
流水无情:比喻事物冷漠无情。
翻有情:反而显得有情义。
平波:平静的水面。
忽起:突然兴起。
二三尺:形容浪高的程度。
神仙宅: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神秘美好的地方。
荆之湄:荆溪的岸边,湄指水边。
长令:常常使得。
望者:眺望的人。
增所思:增加思绪或思念。
殁:去世。
不返:不能回来。
那有期:没有固定的时间,指无望。
帝女: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可能指代某种象征性的草。
湘妃:指湘水女神,此处可能指代竹子。
灵涛:神奇或有灵性的波涛。
旦暮:早晚,泛指时刻。
自堪伤:自然引人哀伤。
的烁: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月光。
婵娟:美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月亮或女子。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自兹始:从这里开始。
览古:观赏古迹,回顾历史。
行子:远行的人,游子。
相见期:相见的日期,重逢的时候。
君意:你的心意。
此潮水:如同这潮水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感慨。

诗的开篇“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性的场景,吴王送女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离别。随后的“溪上千年送女潮,为感吴王至今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的情感深度和持久性。

接下来的几句“乃知昔人繇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与神仙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想象,其中“流水无情翻有情”一句特别突出,表明诗人对自然界的情感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朋友离别的复杂情绪。

诗中后半部分“今人犹望荆之湄,长令望者增所思。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继续扩展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通过历史的重叠,强化了离别的情感。

“溪草何草号帝女,溪竹何竹号湘妃。灵涛旦暮自堪伤,的烁婵娟又争发”这些句子中的景物描写和人事哀婉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悲凉的意境。

最后,“客归千里自兹始,览古高歌感行子。不知别后相见期,君意何如此潮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不确定的未来重逢,这里的“君意何如此潮水”一句,则是对朋友情感的一种比喻,既有深沉的思念,也有无法预测的变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释裴循春愁

蝶舞莺歌喜岁芳,柳丝袅袅蕙带长。

江南春色共君有,何事君心独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

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

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新秋送卢判官

故人念宿昔,欲别增远情。

入座炎气屏,为君秋景清。

繇来空山客,不怨离弦声。

唯有暮蝉起,相思碧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