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
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观山川在细雨中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开篇“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两句,勾勒出一片苍茫与淡雅相融的山色和雨意,给人以境界开阔、情思悠长之感。
接着,“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两句,以动态的语言描写了云雾缭绕于洞庭湖畔,微风轻拂过杨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生动的意境。这里的“洞庭”可能是指洞庭湖或其周边山水,而非具体指代某一地点,但都传达了一种广阔与深远。
最后,“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两句,则是诗人亲身体验其中意境的写照。“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轻柔而又清晰;“解轻袂”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衣袂飘逸,心境也同样超然脱俗。“尽日随林叟”,意味着诗人愿意沉浸于这片林间,与自然共度时光,无拘无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故人念宿昔,欲别增远情。
入座炎气屏,为君秋景清。
繇来空山客,不怨离弦声。
唯有暮蝉起,相思碧云生。
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
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
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
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