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家门附近的岘山很近,却没有路径能攀爬上去。
我只是喜爱岘山的高峻,时常抬头望着它感叹不已。
倒不如那些松树和桂树,生长在重重岩石的旁边。

注释

门前:家门口。
岘山:具体的山名,这里代指眼前的山。
近:距离近。
无路:没有道路。
可:能够。
登陟:攀登。
徒爱:仅仅喜爱,白白地爱。
仰之:仰望它。
常:经常。
叹息:叹气,表示遗憾或无奈。
不如:比不上。
松与桂:松树和桂花树,比喻坚韧或高洁的品性。
生在:生长于。
重岩侧:重叠岩石的旁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山林景象,通过对比高岭与松桂的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近或攀登高岭的无奈和向往之情。诗中的“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直接描绘出一幅栖息在眼前的高大岭山,但因其陡峭而难以接近,引发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赞美与叹息。接着,“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强化了这种向往感。

然而,在“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一句中,诗人转而反思,虽然自己无法攀登那高岭,但有些植物如松和桂,却能在险峻的岩石旁安然自若地成长。这或许隐含了一种对现实无奈又不得不接受的心态,也可能是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一种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新秋送卢判官

故人念宿昔,欲别增远情。

入座炎气屏,为君秋景清。

繇来空山客,不怨离弦声。

唯有暮蝉起,相思碧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溪上月

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

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

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陆生文卷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

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

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

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