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由著名文学家宋祁所创,它描绘了诗人在春夜静坐时的内心世界和周遭环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春暝蓬山直,知君思绪多。"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淡远的情景,春天傍晚时分,山峦的轮廓线条清晰可见,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玉蟾吟泻滴,朱幕卧生波。" 描述的是夜色渐浓,蟾蜍(即壁虎)在屋檐上轻声鸣叫,与室内红色的窗帘和微弱的灯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
"谈麈飘无几,书刀削久讹。" 这里诗人通过谈麈(古代的一种文房用具,用来擦拭笔砚)和磨损的书刀,表达了自己的学问渺茫,对知识追求的艰难与不易。
"鱼沈江上梦,鸡唱汝南歌。"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自由的心境,仿佛自己化身为沉睡在江水中的鱼,听着清晨鸡鸣声中带有古老的汝南之歌。
"落蒂灯煤暗,双盘露蕊和。" 这里的意象是室内昏暗的灯光与外面花朵沾湿露水后散发出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有物质世界的阴霾,也有精神世界的清新。
"烟浮温室树,云澹客星河。"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更为遥远和超然的情感,温暖的室内与外面迷离的云雾、流动的江水和璀璨的星辰形成鲜明对比。
"牟首传清?,章沟叠迥鼍。" 这里诗人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牟山之巅及章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的"子云惟寂寞,尚自奈嘲何。" 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感到自己的孤独寂寞,只能对着天空中的浮动云朵发笑,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引用,展现了诗人在春夜静坐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