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八十五侄

把玩新诗病眼开,家风端有谪仙才。

祗应鱼蟹留人住,肯为溪山唤我来。

客舍更堪秋乍入,鬓毛无柰老相催。

重阳共醉滕王阁,此观人间亦伟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赏读新诗中眼睛渐感舒缓,家中风气真有谪仙的才情。
只因鱼蟹美味让人流连忘返,难道山水美景是在呼唤我前来?
旅馆的秋意更显浓厚,无奈岁月催人老去。
重阳节时一起在滕王阁畅饮,这景象在人间也是壮丽非凡。

注释

把玩:欣赏品味。
病眼:视力不佳的眼睛。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人’。
祗应:只应是。
肯为:愿意为了。
客舍:旅馆。
鬓毛:鬓发。
无柰:无奈。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滕王阁:古代名楼,位于江西南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处权所作,题为《寄八十五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哲理的思考。

“把玩新诗病眼开”,这里“把玩”意指仔细品味,"新诗" 指自己刚刚创作完成的诗篇。"病眼"则形容诗人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用眼而感到疲劳或不适,但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这种劳累感也随之消失。

接下来的“家风端有谪仙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文学才能的自豪。"家风"指的是家族传承的文化和学术氛围,"端"意味着纯正、典雅,而"谪仙才"则是形容具有超凡脱俗的文学天赋。

“祗应鱼蟹留人住,肯为溪山唤我来”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这里"祗应"意指顺从自然,"鱼蟹"则象征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留人住"表达了诗人希望停留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而“肯为溪山唤我来”则是诗人愿意被这自然景致所吸引,愿意为了它而离开现实世界。

“客舍更堪秋乍入,鬓毛无柰老相催”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客舍"指的是旅店或寄宿的地方,"更堪"意味着更加能够忍耐,而"秋乍入"则是形容秋天的夜晚迅速降临。"鬓毛无柰老相催"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己年华增长的感慨,“鬓毛”指的是头发的边缘,古代常用来比喻人的年龄。

最后,“重阳共醉滕王阁,此观人间亦伟哉”则是诗人在重阳节(即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九,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与友人共同饮酒,感叹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滕王阁"是指唐代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曾任职的滕王阁,这里象征着高雅和文化的气息。"此观人间亦伟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认为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去珍视和赞美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处权对亲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厚感情,也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吕季升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诗情更入山水国,醉眼独高烟雨楼。

文举定非馀子辈,元龙须向古人求。

磻溪莫讶功名晚,今代何人有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朱希真

故人俱白发,念子始青袍。

仆色新生敬,诗名旧仰高。

天寒西日瘦,岁晚北风号。

望望滕王阁,何时共浊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昙晦二首(其二)

高僧辟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

钵飧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

他日篮舆莲社约,秖应惠远识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昙晦二首(其一)

道无南北本同流,远赴丛林非所求。

到底此生俱扰扰,从前何事不悠悠。

撞钟击鼓千人饭,戴角披毛万劫休。

蚤晚相从岩下寺,对床清话雨飕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