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太祝知钱塘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一时推隽异,四海走声华。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夷涂指霄汉,局骥不须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古人对于友情和美德的赞扬。其中“冠佩郁相映”形象地描述了官员们佩戴的冠冕与佩玉互相辉映,显示出他们不仅外表光鲜,而且内在品德也相当优秀。"由来积德家"则强调了这位官员家庭积累了良好的美德。

接下来的“一时推隽异,四海走声华”表示这位官员的才能和名声如同奇石异宝般被世人所认识,并且他的美好品德和才华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中的“图籍”可能指的是地图或是记录官员行程的文书,而“添舟重”则可能意味着官员的离别使得人們为他准备了更多的船只,以示敬意。"江山忘路赊"则表达了送别之情,朋友们因为不舍得分开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夷涂指霄汉,局骥不须嗟”中的“夷涂”可能指的是平坦的大道,而“指霄汉”则是说这条道路通往遥远的地方。"局骥"意指官员被任命到一个重要的职位,而“不须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顺利地发展,不需要他人感到悲伤或是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品德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离别时朋友们深情厚谊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深厚友谊。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一)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二)

念昔两髦日,乌奴同燕游。

随时自有乐,何物可为愁。

岂意今头白,相逢欲涕流。

凭君访题壁,好在水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

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

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归吴

高枕聊成梦,晴空忽见花。

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

旅食帝城久,归舟泽国赊。

勿因菰菜味,回首浩无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