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朋友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表达了长时间劳碌之后,终于得以放松身心,如同黄鹄展翅高飞般自由自在。“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则描绘了一片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其中“田园未芜没”暗示着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而“邻曲有光辉”则透露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接下来的“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显示了诗人对朋友过去的记忆与现实的比较,从前的简朴如同儒生的装扮,现在却是华丽如朝服一样的归乡。这种对比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最后,“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在诗人看来,能够拥有这样美好的归宿和友情,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平和与满足的情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念昔两髦日,乌奴同燕游。
随时自有乐,何物可为愁。
岂意今头白,相逢欲涕流。
凭君访题壁,好在水西楼。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
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
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高枕聊成梦,晴空忽见花。
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
旅食帝城久,归舟泽国赊。
勿因菰菜味,回首浩无涯。
翠柏老精舍,红尘倦帝城。
千山一锡远,万里片云轻。
江栈纡还直,天星纵复横。
听猿应更喜,还是故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