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一)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长久以来厌倦了低眉折腰的生活,我像黄鹄般自由地飞翔。
田园依旧未荒废,邻居们的生活也充满光彩。
过去我穿着儒生的衣服离开,如今却披着朝服归来。
人的一生贵在知足,能有这样的归宿已经很稀有了。

注释

厌苦:厌倦辛苦。
折腰:鞠躬尽瘁。
飘然:轻松自在。
黄鹄:大雁或天鹅,象征自由。
田园:家园田地。
芜没:荒废。
邻曲:邻居。
光辉:光彩。
昔:过去。
儒衣:儒生的服装。
纡:缠绕,此处指穿官服。
朝绂:朝服,官员的官帽。
人生:人的生活。
贵:看重。
知足:满足现状。
稀:少见,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朋友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表达了长时间劳碌之后,终于得以放松身心,如同黄鹄展翅高飞般自由自在。“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则描绘了一片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其中“田园未芜没”暗示着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而“邻曲有光辉”则透露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接下来的“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显示了诗人对朋友过去的记忆与现实的比较,从前的简朴如同儒生的装扮,现在却是华丽如朝服一样的归乡。这种对比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最后,“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在诗人看来,能够拥有这样美好的归宿和友情,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平和与满足的情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二)

念昔两髦日,乌奴同燕游。

随时自有乐,何物可为愁。

岂意今头白,相逢欲涕流。

凭君访题壁,好在水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

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

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归吴

高枕聊成梦,晴空忽见花。

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

旅食帝城久,归舟泽国赊。

勿因菰菜味,回首浩无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京送僧聪归蜀

翠柏老精舍,红尘倦帝城。

千山一锡远,万里片云轻。

江栈纡还直,天星纵复横。

听猿应更喜,还是故乡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