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三首(其二)

日乌往返无休息,朝出扶桑暮却回。

夜雨旋驱残热去,江风吹送早寒来。

才怜饮处飞花片,又见书边聚雪堆。

莫恃少年欺白首,须臾还被老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太阳如同乌鸦般往返不息,早晨从扶桑树升起晚上又回归。
夜晚的雨水迅速驱走余热,江面吹来的风预示着初寒的到来。
刚惋惜饮品旁飘落的花瓣,转眼又见书页边积起了雪堆。
切莫仗着年轻轻视白发人,很快时光流转你也将面临老去。

注释

日乌:指太阳,古代神话中常以乌鸦象征太阳。
扶桑:神话中的大树,被认为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暮却回:表示太阳在傍晚时回到地平线以下。
夜雨:晚上的雨。
旋驱:迅速驱散。
残热:残留的暑热。
江风:江面上吹来的风。
才怜:刚刚还在怜惜。
饮处:饮酒或喝茶的地方。
飞花片:飘落的花瓣。
书边:书籍的旁边。
聚雪堆:像雪堆一样聚集起来,比喻白发或纸张。
莫恃:不要仗着。
少年:年轻人。
欺白首:欺负、轻视老年人。
须臾:片刻,很快。
老相催:被年老所追赶,意指时间不等人,人会很快变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情感。

“日乌往返无休息,朝出扶桑暮却回。” 这两句借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形象地展现了时间不断流逝的感觉。扶桑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个地方,太阳每天从那里升起,因此“朝出扶桑”即指日出的景象。

“夜雨旋驱残热去,江风吹送早寒来。” 这两句诗通过对夜雨和江风的描绘,展示了季节由夏转秋的变化。夜雨洗刷掉炎热的气息,而江风则带来了初秋的凉意。

“才怜饮处飞花片,又见书边聚雪堆。”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饮酒之际,看到花瓣纷纷,而翻阅书籍,则发现书页间积满了似雪的纸屑,这些都象征着时间流逝带来的物是人非。

“莫恃少年欺白首,须臾还被老相催。” 这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警示。诗人告诫自己和读者,不要依赖年轻,因为转瞬之间,青春将逝去,而老态龙钟不可避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递了一种对时间宝贵性的珍惜,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宿命感。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感时三首(其三)

世途扰扰复憧憧,真恐华夷事亦同。

岁月自消寒暑内,荣枯尽在是非中。

今朝犹作青襟子,明日还成白首翁。

堪笑愚夫足纷竞,不知流水去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新月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新正

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献王大夫二首(其一)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早副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必恐借留终不遂,越人相顾已先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