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思齐上人

两枪未试泠泠水,五鬣长闲淅淅风。

清会几时搔首后,病怀无复曲肱中。

寒云片段浮重巘,白鸟横斜入远空。

一帙逍遥不能解,牛头焚尽待支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两枪未曾试冷水,五角兽悠闲在微风中摇摆。
何时才能在清凉中抓头,病痛不再让我抱臂沉思。
寒冷的云朵漂浮在重叠的山峦上,白鸟斜飞进入遥远的天空。
一本逍遥自在的书也无法排解,只有等牛头山的香火燃尽,期待支公的到来。

注释

两枪:比喻尚未施展才华。
泠泠水:形容清凉的水。
五鬣:古代对鹿角的描述,这里指鹿。
淅淅风:形容微风。
清会:清闲的时光。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思考或烦恼。
病怀:病态的心情。
曲肱:古人常以抱臂为静思或休息的姿势。
寒云:冷冽的云彩。
重巘:重叠的山峰。
白鸟:白色的鸟。
远空:远方的天空。
一帙:一本书。
逍遥:自由自在。
解:排解、消除。
牛头:地名,可能指代某座有寺庙的山。
支公: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此处可能象征着超脱尘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招思齐上人》。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僧人思齐上人的交流场景,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来传达情感。首句“两枪未试泠泠水”可能指的是禅杖在清凉的溪水中轻轻触碰,未及施展;“五鬣长闲淅淅风”则写僧人的僧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悠闲自在。接下来,“清会几时搔首后”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思齐上人共度清净时光的心情,而“病怀无复曲肱中”则流露出诗人因病无法再享受简朴生活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景色描写:“寒云片段浮重巘”,描绘了山峰间浮动的寒云,画面凄冷而深远;“白鸟横斜入远空”则以白鸟的姿态增添了空灵之感。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沉浸在书卷中也无法排解心中愁绪,只能等待像支公那样的高僧来访,带来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象和禅意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和自我心境,体现了林逋诗歌的淡泊与超然。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易从上人山亭

湖水江湾隔数峰,篱门和竹夹西东。

闲来此地行无厌,又共吾庐看不同。

灵隐路归秋色里,招贤庵在鸟行中。

屏风若欲相搀见,合把巉岩与画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盱眙山寺

下傍盱眙县,山崖露寺门。

疏钟过淮口,一径入云根。

竹老生虚籁,池清见古源。

高僧拂经榻,茶话到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诗招南阳秀才

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拟飘蓬作旅人。

志壮任存题柱事,病多争向倚门亲。

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郊园避暑

柴门鲜人事,氛垢颇相忘。

爱彼林间静,复兹池上凉。

托心时散帙,迟客复携觞。

况有陶篱趣,归禽语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