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池亭得小字

冥冥造化意,似见元气兆。

不然此中石,诡怪安能了。

刻划如为人,幽奇若争巧。

虎卧溪势长,龙存鼎形小。

诛茅得此地,胜概纷夭矫。

东南引一水,又出人意表。

泻溜无冬春,漰奔极昏晓。

跳波骇潜虬,溅珠湿飞鸟。

主人去城市,崖谷情悄悄。

涧户云溶溶,山窗风袅袅。

孤城重颜谢,柱史才江鲍。

共美崖壑游,题诗石林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相结合的美丽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创造的欣赏。

首先,“冥冥造化意,似见元气兆”两句,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仿佛在预示着宇宙的起源与变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接着,“不然此中石,诡怪安能了”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里的石头形态奇特,难以用常理解释,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刻划如为人,幽奇若争巧”两句,诗人将石头比喻为人工雕刻的艺术品,既表现了石头形态的精妙,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模仿。

“虎卧溪势长,龙存鼎形小”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溪流与山石的形状,既有动态之美,也有静态之韵,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东南引一水,又出人意表”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想象力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之美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激发了人们探索未知的兴趣。

“泻溜无冬春,漰奔极昏晓”描述了水流的不间断与昼夜不息,体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循环。

“跳波骇潜虬,溅珠湿飞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水波的动态效果以及对周围生物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主人去城市,崖谷情悄悄”表达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突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由。

“涧户云溶溶,山窗风袅袅”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山窗前微风轻拂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孤城重颜谢,柱史才江鲍”运用典故,赞美了这里如同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充满了文化气息。

“共美崖壑游,题诗石林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题诗留念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收录诗词(1)

董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云洞

十年踪迹住湟关,占得幽奇水石间。

纵使王孙多富贵,有钱无处买江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闲居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清风为扫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过溪口广慈院

五马重来溪口寺,惟将属吏与门僧。

盘云野径行千里,送目危台上百层。

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

寻常地远无因到,空愧躬良二老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一)三生像

胜域将垂迹,先闻钟梵声。

术陀犹未降,宣老已三生。

山接天门险,岩开月殿明。

善财何处去,楼阁自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