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若不解,即是断空。解若不空,即是法执。
是故居士,独号解空。窠臼不立,凡圣岂存。
是谁宗旨,临济仍云。
不详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家孝友以为乡,塾道德以为基。
横忠义之劲气,吐刚方之谈辞。
视阎浮其一沤,而寄梦境于儋耳。
开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此其大凡也。
属熙丰之勃兴,追舜禹之有为。
常一出而事误,则袖手悠然而去之。
如凤如麟,而瑞冠一世。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
造禆贩之中伤,嗟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为娱嬉。
则倒用祖师之印,檄万古而疾驰。
如河汉之流,无有穷极。如烟云之出,无有定姿。
欲录之以藏,则惧六丁之窃取。
要当以日月为字,而天为碑。可乎。
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
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
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
世波虽怒,而难移砥柱之操。
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
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
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
岂平章佛法之宰相,乃檀越丛林之韵人也耶。
遍界难藏,而应缘震旦。通身是眼,而现形宰官。
粲如景星,矫如翔鸾。贩夫灶妇,欣闻悦观。
医国法门,笔端三昧。奋迅出入,游戏自在。
居然不容,世议迫隘。梦游海南,御风骑气。
觉来浙东,有口如耳。且置是事,聊观其一。
戏以称性印,印毛印海。光生佛僧,沮却魔外。
惟我可与此道人游乎大华严毗卢法界也。
眼盖九州,韵高一世。
俨玉山富贵之豪,洗士林寒乞之气。
挫万化于笔端,置八荒于胸次。
迈往不屑,不可犯干。意轻邴吉,情追谢安。
轩特秀发,乃尔秃巾椹褐。
婆娑步趋,合在玉堂金銮。
山泽不可窥测,所以纳垢污。
麒麟不可系羁,所以异犬羊。
正恐横风月之笛,披云锦之裳。
骑元气之背,而游无何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