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山士

甑山士,甑山士,甑底山头授书史。

人生何用读五车,但须一识忠孝旨。

轺东北来饮江水,金凫银雁飞都市。

越国风尘高蔽天,两缸覆我甑山前。

上有碧落下黄泉,冥冥长夜年复年。

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世仪的《甑山士》描绘了一位在甑山教书的士人形象,他教导学生注重忠孝之道,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而非死读书。诗中提到的“甑底山头授书史”象征着他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教育职责。诗人以“轺东北来饮江水”暗示士人的行程和生活,而“金凫银雁飞都市”则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与甑山的宁静形成对比。

“越国风尘高蔽天”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两缸覆我甑山前”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测,然而士人对忠孝的坚守如同“上有碧落下黄泉”,即使在黑暗中也能保持信念。最后两句“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表达了诗人对士人精神的敬仰,即使在污浊的世界中,仍有像甑山士这样坚守道义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象征,赞扬了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收录诗词(20)

陆世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大儒。晚号桴亭,别署眉史氏。明亡,隐居讲学,与陆陇其并称二陆。他一生为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建、井田无所不通。其理学以经世为特色,这既是对晚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判,也适应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需要。著有《思辨录》、《论学酬答》、《性善图说》、《淮云问答》,及诗文杂著等40余种、100余卷

  • 字:道威
  • 号:刚斋
  • 籍贯:江苏太仓
  • 生卒年:1611~1672

相关古诗词

和程巽隐先生惜日短诗

木叶改荣落,相将又一年。

所业未殊昔,徒为悲逝川。

初谓不复尔,渐至乃依然。

闻道果何日,诗书自简编。

春秋三十六,不久成华颠。

揽衣起徘徊,明发斯先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遇(其一)

自昔恳确田,力疲鲜所获。

今兹受草莱,朝暮不遑适。

反覆已四三,根盘匪易辟。

筋骨岂尝爱,镃基未之惜。

嘉种无新机,莠势转充斥。

自分农家流,服勤乃长策。

水旱会有时,蝥贼数庸厄。

惟愿菑畬成,主伯蒙其益。

亦令继自今,动免怨疆场。

敢希乐郊人,岁取禾三百。

形式: 古风

感遇(其二)

长途望不极,白日亟西驰。

敝车驾羸马,仆夫力已疲。

故人意款曲,执手语移时。

壶飧陈道左,复申以多仪。

多仪自古重,壶飧奚独私。

饥渴非不慰,所忧道逶迤。

暝色接衣袂,惘惘其安之。

终焉悔靡及,云何久踌躇。

形式: 古风

同游不同意

鸿鹄举四海,雁鹜争稻粱。

岂不号同群,所愿非一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