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作品,名为《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 这两句设置了一个壮丽的山峰与孤独剑客的画面,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苍雪纷纷堕晴藓。" 描述的是白雪在阳光下融化成水滴落下,铺成一片青藓,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这几句回忆起往昔在异乡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场景,那时的诗、酒和美好的春天,以及湖面上飞翔的鸟儿和茂盛的水草,都让人怀旧不已。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这里作者反问谁最为年长,似乎在喟叹时光易逝,而“种玉人间”则是希望美好的事物能永恒,但又不免感到无常之感。梅花往往象征着高洁与孤独,这里与清浅的境界相共,或许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愿望。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这几句则是作者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渴望,但又担忧山路崎岖,难以到达。松风象征着一种净化与超脱,而“把红尘吹断”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决绝态度。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最后两句展现了一种对于仙境(蓬莱)的向往,但又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重重云雾。然而,只需跨过那“中间”的阻隔,就能触及那片洁净的白云,这里蕴含了作者对于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深切向往。

总体来说,张炎在这首诗中通过山川、雪花、剑客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既有壮丽自然景观,又包含个人情感与哲思的画卷。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当时文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芍药

独殿春光,此花开后无花了。丹青人巧。

不许芳心老。密影翻阶,曾为寻诗到。竹西好。

采香歌杳。十里红楼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玲珑四犯.杭友促归,调此寄意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

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

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

问种桃、莫是前度。不拟桃花轻误。

少年未识相思苦。最难禁、此时情绪。

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

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

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珍珠令

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

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满院飞花休要扫。

待留与、薄情知道。知道。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

形式: 词牌: 珍珠令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

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

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