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炭谷湫祠堂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

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

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

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

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

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

翾翾栖托禽,飞飞一何闲。

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群怪俨伺候,恩威在其颜。

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

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

吁无吹毛刃,血此牛蹄殷。

至令乘水旱,鼓舞寡与鳏。

林丛镇冥冥,穷年无由删。

妍英杂艳实,星琐黄朱斑。

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

龙区雏众碎,付与宿已颁。

弃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题炭谷湫祠堂》。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炭谷湫祠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修养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首先,"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两句,设置了一种光与暗、生与死并存的氛围。接着"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为之难的感慨,以及对能够自由穿梭于人世与鬼界之间的神灵的赞美。

接下来的"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则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掌握生死之权的境界。"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描绘了祠堂所在的地理环境和它与自然的融合。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这一连串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又庄严的空间。"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则表明了祠堂内外的一种力量与平衡。

诗中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物行为的描写,如"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等,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又神秘莫测的世界。

最后几句"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身处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来到这个地方的不易与艰辛的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炭谷湫祠堂及其周遭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韩愈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构思,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歌,也是一次心灵的自我探索与升华。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龊龊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乾。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

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

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

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

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

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

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

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

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

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

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

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

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

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

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

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刘师服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

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形式: 古风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一)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

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