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师服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

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中年男子对自己牙齿状况的感慨和生活的不易,以及他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牙齿与他人的,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健康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子女和家庭的关怀。

首句“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是诗人对别人坚固整齐的牙齿表示羡慕,自己却难以享受到这样的美食。接着“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表明了自己的牙齿状况不佳,大部分都已松动,只剩下十几颗还勉强能用。

诗人继续描写自己吃饭的艰难,“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这是对衰老后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的一种无奈写照。家庭成员对于他的担忧也在“妻儿恐我生怅望”中得到了体现。

诗人随后提到自己年纪不大,仅四十五岁,但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身体的衰败,“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这段文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健康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接着诗人回忆起古代太公望重在仕途上的进取,以及虞翻十三岁时的聪颖,都让他感到自己相比之下有所不足,故“遂自惋恨形于书”。这部分是对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一种感慨。

最后,“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健康、避免疾病的期望。末尾“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于健康、家庭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一)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

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形式: 古风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二)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

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

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三)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

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

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

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四)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

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