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二)

染蓝为坏色,裁巾作僧帽。

我狂正未醒,汝魔初然觉。

形式: 六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在一夜之间从世俗生活转向僧侣生活的转变过程,充满了对这种变化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首句“染蓝为坏色,裁巾作僧帽”,以“染蓝”象征原本的生活色彩,而“坏色”则暗示了对这种世俗生活的否定。通过“裁巾作僧帽”,形象地展示了和尚从世俗世界向佛教僧侣身份的转变,蓝色的布料被改造成象征僧侣身份的帽子,这一转变不仅是外在形式的变化,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觉醒与追求。

接着,“我狂正未醒,汝魔初然觉”两句,运用了“狂”与“魔”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状态的反思。在和尚的转变过程中,“我狂”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狂热或迷惘,而“汝魔”则可能是指那些诱惑人们留在世俗世界的欲望或执念。这两句诗暗示了在和尚的决定中,他正在从这些内心的狂热和诱惑中解脱出来,开始觉醒并意识到真正的自我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和尚转变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从世俗到僧侣身份的深刻转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内心状态的反思与觉醒。它不仅赞美了和尚的坚定选择,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内心自由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三)

豪性与颠毛,一斩一齐落。

独有爱山心,不受铜刀削。

形式: 六言诗 押[药]韵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四)

袖中五色豪,落纸文光烨。

梦里莫还人,且留注贝叶。

形式: 六言诗 押[叶]韵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五)

选佛场大开,这回应得俊。

宝华最高处,历历题姓名。

形式: 六言诗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六)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

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