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渤海高夫人行实

当年初赋柏舟诗,正是中原板荡时。

手挟雏孤历关险,身边雁影到天涯。

五迁才定霜侵鬓,百岁何曾笑展眉。

为报儿孙须努力,墓前他日要丰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那年初次写下关于柏舟的诗篇,正是中原动荡不安的时候。
我一手抱着幼小的孩子,历经艰险穿越关隘,身边大雁的影子一直伴随直到天边。
五次贬谪之后,白发已染霜华,一生从未真正笑过开怀。
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你们必须努力奋斗,将来墓前我要看到一座丰碑。

注释

当年:指过去的某个时间点。
初赋:初次创作。
柏舟诗:可能指作者的诗作,柏舟象征坚韧。
板荡:比喻社会动荡不安。
手挟:用手抱着。
雏孤:幼小的孩子。
关险:艰险的关隘。
雁影:大雁的身影,象征陪伴。
五迁:多次贬谪。
霜侵鬓:白发染霜,形容年老。
何曾:从未。
笑展眉:笑得开心,露出笑容。
儿孙:子孙后代。
努力:勤奋努力。
墓前:死后。
丰碑:高大的墓碑,象征荣誉和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所作的《题渤海高夫人行实》。诗中表达了对高夫人的敬仰和对其生活的感慨。首句“当年初赋柏舟诗”暗示了高夫人在动荡岁月中坚韧不屈的精神,可能是指她在艰难时期写下寓意坚贞的诗句。接下来的“手挟雏孤历关险,身边雁影到天涯”描绘了她带着孩子历经艰险,如同大雁般执着地追寻安宁的生活。诗人感慨“五迁才定霜侵鬓”,高夫人经历了多次变迁,岁月无情地染白了她的鬓发。然而,“百岁何曾笑展眉”表明她始终未能真正笑开颜,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忧虑。

最后两句“为报儿孙须努力,墓前他日要丰碑”是对后人的叮嘱,希望子孙们能铭记高夫人的辛劳和教诲,努力奋斗,让她在身后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赞美了高夫人的坚韧与付出,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偶成呈彦举

高阳今日是重阳,与客凭高送一觞。

白首相逢俱老大,黄花随地看芬芳。

故园三径都荒了,目断晴空归路渺。

人生暮景更天涯,眼中愁绪知多少。

寒风萧萧吹我衣,酒阑莫遣帽檐攲。

我歌老圃秋容句,君诵渊明归去辞。

我歌君和日欲夕,我醉君扶君须力。

明年此会还相忆,江东暮云千里隔。

形式: 古风

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

春月令人悦,秋月令人悲。

人意自悲欢,夫岂月所为。

炯然此方寸,圆明贯四时。

闭门独自赏,无盈亦无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为旃檀像赋

稽首古旃檀,曾共释迦语。

旃檀释迦面目本来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

如人对镜照形像,拱兮揖兮若宾主。

须臾人去镜亦空,尔影我形两无睹。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万人从渠索释迦,求福有时与福遇。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处。

痴人竞向波间觅,波间本非月所住。

真邪幻邪两忘言,如来无来亦无去。

君不见佛书九译来中原,妙处乃以无言传。

莫道旃檀有口不解说,非说之说三十二相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