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偶成呈彦举

高阳今日是重阳,与客凭高送一觞。

白首相逢俱老大,黄花随地看芬芳。

故园三径都荒了,目断晴空归路渺。

人生暮景更天涯,眼中愁绪知多少。

寒风萧萧吹我衣,酒阑莫遣帽檐攲。

我歌老圃秋容句,君诵渊明归去辞。

我歌君和日欲夕,我醉君扶君须力。

明年此会还相忆,江东暮云千里隔。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天是重阳节,在高处与客人共饮一杯以示庆祝。
老友相逢,我们都已年迈,路边的菊花虽平凡却香气四溢。
故乡的小径都已荒芜,遥望晴空,回家的路显得遥远。
人生的晚年,我们身处异乡,心中的忧愁难以计数。
寒风吹过衣裳,酒尽后不要让帽子歪斜。
我吟唱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句,你朗诵陶渊明归隐的诗篇。
我唱你应和,夕阳西下时分,我醉了需要你扶持。
来年此时,我们还会记得今天的聚会,但会被千里之外的江东暮云阻隔。

注释

高阳:古代地名,代指重阳节。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凭高:在高处。
白首相逢:老年朋友相见。
黄花:菊花,象征高洁。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此处指故乡。
归路:回家的路。
暮景:晚年,黄昏时刻。
阑:尽,完。
攲:倾斜。
老圃:老园丁,也指秋天的田园。
君:你。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归隐著称。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江东即长江东岸。
暮云:傍晚的云彩,象征远方。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偶成呈彦举》是家铉翁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登高赏菊的情景,以及对故乡和人生的感慨。首联“高阳今日是重阳,与客凭高送一觞”描绘了节日气氛,与友人共饮以示庆祝。颔联“白首相逢俱老大,黄花随地看芬芳”感叹时光流逝,两人皆已年迈,但黄花依旧盛开,富有生机。

颈联“故园三径都荒了,目断晴空归路渺”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归乡无望的落寞。尾联“人生暮景更天涯,眼中愁绪知多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生迟暮、漂泊异乡的感伤。诗人与友人在寒风中饮酒,唱和陶渊明的诗句,借以排遣愁绪,直到夕阳西下,约定来年再聚,但又遥想江东千里之外,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登高赏菊、怀旧思乡,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

春月令人悦,秋月令人悲。

人意自悲欢,夫岂月所为。

炯然此方寸,圆明贯四时。

闭门独自赏,无盈亦无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为旃檀像赋

稽首古旃檀,曾共释迦语。

旃檀释迦面目本来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

如人对镜照形像,拱兮揖兮若宾主。

须臾人去镜亦空,尔影我形两无睹。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万人从渠索释迦,求福有时与福遇。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处。

痴人竞向波间觅,波间本非月所住。

真邪幻邪两忘言,如来无来亦无去。

君不见佛书九译来中原,妙处乃以无言传。

莫道旃檀有口不解说,非说之说三十二相全。

形式: 古风

为景山题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寿。

人能知道为可贵,斯能与道同其久。

粤从羲黄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

书以道事万化源,易以明理群经首。

诗三百所蔽思无邪,礼三千主敬内自守。

我性其性天其天,念兹在兹谨所授。

纷华过眼空中云,绮丽堕前苗之莠。

德人澄心制万变,仁寿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净理明鉴无垢。

勿贰以二参以三,环堵中间维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与道一逢原在左右。

惟兹皇览揆度辰,临阳浸长泰道亨。

为君大书汤盘九字铭,愿君进德日新又新与岁而俱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