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单丝系住老牛脚,心欲东西未自由。
凭仗东风齐著力,早教船子下扬州。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过程。首句“单丝系住老牛脚”形象地展示了束缚与限制,仿佛一根细线紧紧缠绕在老牛的脚上,象征着心灵被某种力量所牵制,无法自由行动。次句“心欲东西未自由”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内心的矛盾状态,表达了想要向不同方向探索或追求,但又受限于种种因素而难以实现的愿望。
后两句“凭仗东风齐著力,早教船子下扬州”,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这里将内心的状态比作船只,希望借助外力(象征着机遇或外界的帮助)推动自己前行,最终达到理想的目的地——“下扬州”。扬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繁华之地,隐喻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情感的抒发,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内心冲突与外界限制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闻把东禅木杓柄,放开布袋好流传。
后人薄己符言行,壁立家风要斩然。
老来多睡胜春蚕,五蕴山头卓个庵。
随分饥餐渴饮过,不知何地见同参。
闻坐天童上板头,深挑痛劄未应休。
吾门直截无窼臼,家破人亡始自由。
有经遮眼明窗下,无事干怀白昼长。
自拾松枝烧歙钵,看人终日竞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