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片轻帆、水远山长。鸿雁将来,菊蕊初黄。

碧海鲸鲵,兰苕翡翠,风露鸳鸯。问音信、何人谛当。

想情怀、旧日风光。杨柳池塘。随处彫零,无限思量。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折桂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开篇“片轻帆、水远山长”,轻巧的帆影在辽阔的江面上缓缓移动,远处的山峦绵延不绝,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接着,“鸿雁将来,菊蕊初黄”两句,通过鸿雁南飞和菊花初绽的景象,点明了季节的变换,同时也寓意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碧海鲸鲵,兰苕翡翠,风露鸳鸯”三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碧海中鲸鱼游弋,兰花丛中翡翠鸟跳跃,鸳鸯在风露中嬉戏,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问音信、何人谛当。想情怀、旧日风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在杨柳依依的池塘边,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倪瓒以其清雅的文风,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结合,使得这首《折桂令》成为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折桂令

红尘不到山家。赢得清閒,当了繁华。

画列青山,烟铺细草,鼓奏鸣蛙。杨柳村中卖瓜。

蒺藜沙上看花。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折桂令

写黄庭、换得白鹅。旧酒犹香,小玉能歌。

命友南山,怀人北海,遁世东坡。

昨日春,今日秋,清閒在我。

百年人,千年调,烦恼由他。乐事无多。良夜如何。

去了朱颜,还再来么。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临江仙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江月晃重山

芳草洲前道路,夕阳楼上阑干。碧云何处问归鞍。

从军客,耽乐不思还。

洞里神仙种玉,江边骚客滋兰。鸳鸯沙暖鹡鸰寒。

菱花晚,不奈鬓毛斑。

形式: 词牌: 江月晃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