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晓出江城,波平觉棹轻。
烟荷学人老,风柳作秋声。
岁稔时无事,心和物有情。
客来慵与语,苦苦问功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江城的宁静画面。"清晓出江城,波平觉棹轻"表达了早晨离开城市时水面平静,船桨触水的声音也变得柔和。"烟荷学人老,风柳作秋声"则是对环境的描写,仿佛水边的荷花和风中的杨柳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沉重。
诗中接着写道"岁稔时无事,心和物有情",表达了诗人在丰收之年,内心平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最后两句"客来慵与语,苦苦问功名"则透露了对远方来访的旅者闲适的交谈,以及对功业成就的不断追问。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景象和内心的平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八面玲珑静向阴,静中时现定中身。
解传佛祖从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背日一檐浑不暑,依山百卉若为春。
未逢惠远相招致,厌杀浮生有劫尘。
寺枕彩云桥,残碑纪晋朝。
地平垂塔影,林古镇塘腰。
夜月松千阜,春风柳万条。
景多僧住少,近觉有尘嚣。
春到棣无色,风来松亦悲。
细看云起处,不复雁归时。
忆汝九京隔,嗟予两鬓衰。
寥寥今古意,独许杜陵知。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里破春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