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于扬历老其才。
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
岭表分弓宽上顾,淮头弄印待公来。
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为友人徐介卿赴召而作的。全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个性。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于扬历老其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徐介卿天赋才能的赞赏,以及他对友人已成就的肯定。这里的“经纶”比喻文辞之才,而“壮怀”则形容胸襟豪迈,意指徐介卿文采飞扬,气势非凡。
"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赖和信任。在这里,“江东”可能是指特定的人或地方,而“无卿比”则强调徐介卿的独一无二。诗人自问,除了这样出众的才子,今世还有谁能与之匹敌?
"岭表分弓宽上顾,淮头弄印待公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召唤。“岭表”、“淮头”都是地理方位的指示,暗含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而“分弓宽上顾”、“弄印待公来”则是具体的行事安排,表现了诗人对徐介卿赴召的殷切期盼。
"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紧迫感和仪式感。“玉阶”、“忠言”都透露出一种尊贵与诚恳,而“闻说天边有诏催”则表明召唤的紧急性,可能是指朝廷的征召或其他重要的使命。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更透露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
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
遣车无路送,挥泪望丰碑。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德齿明时冠,诗书正派深。
修名在原隰,雅志已山林。
眼历四朝事,神交千圣心。
老成天不憖,大雅有遗音。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