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羸将家子,苦节自寒儒。
四壁我何有,一钱君亦无。
下滩船自急,闻雁日将晡。
行爱青山口,人烟事网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王景宪奉职》。诗中,诗人以清瘦且坚守节操的书生形象开篇,描述了友人王景宪虽然出身贫寒,但保持着高尚的品德。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友人出行时的场景,如船只在湍急的滩头行驶,日暮时分听到大雁的叫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选择清贫道路,向往自然的敬佩,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淡淡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风格。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持节共知过碣石,衔芦相背有飞鸿。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
陇上牛羊冲密霰,帐前徒御立酸风。
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
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
车过白水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穟长。
废垒汉碑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
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
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
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
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
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长堤冻柳不堪折,穷腊使君单骑行。
苏合轻裘霜莫犯,铜牙大弩吏先迎。
山旁楚贾连樯泊,水上禹书寒磬清。
试向郡楼东北望,烟波千里月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