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风一榻雨萧萧,万里封疆夜寂寥。
独坐瑶琴悲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寞、怀抱壮志而又忧虑国家命运的境界。开篇“松风一榻雨萧萧”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松声与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万里封疆夜寂寥”则是诗人对国家边疆之广阔与深夜中难得安宁的感慨,这里的“寂寥”二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忧虑。
接着,“独坐瑶琴悲世虑”显示了诗人在这种氛围中独自弹奏瑶琴,心中充满对世事的哀伤与忧虑。这里的“瑶琴”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抒发情感的工具,而“悲世虑”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关切和担忧。
最后,“君恩犹恐壮怀消”表达了诗人对君恩的珍惜与不安,担心那些深藏于心中的壮志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坚守,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夜晚场景和瑶琴之声,抒发了诗人独自一人时对于国家与世事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壮志未酬之忧。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蓬。
漂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
结发为妻子,仓皇避乱兵。
生离与死别,回首泪纵横。
英英香蕙莹朝华,收拾东风作一家。
燕语莺啼春又夏,灯花剔尽暗窗斜。
空有丹心贯碧霄,泮冰亡国不崇朝。
小臣万死无遗慨,曾见天家十八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