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其六)

少壮面目泽,长大色丑粗。

丑粗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

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外貌的变化过程,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情感反响。开篇“少壮面目泽,长大色丑粗”写出青年时期容颜光泽饱满,而随着年龄增长,面容变得粗糙不堪。"丑粗人所恶,拔白自洗苏"表达了年轻时对美好面的追求,以及到了老年,由于头发变白而自己亲手去除之的无奈情境。

接着,“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描绘了从拥有满头黑发到变得像佛塔一样逐渐衰败的过程。"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则是对老年时期因酗酒而头巾滑落,露出光秃的头顶,形象如同古代陶壶一般红润的生动描写。

这首诗通过对外貌变化的刻画,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衰老的认知和接受,以及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人类无力感。

收录诗词(36)

应璩(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一诗(其七)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

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形式: 古风

百一诗(其八)

汉末桓帝时,郎有马子侯。

自谓识音律,请客鸣笙竽。

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

左右伪称善,亦复自摇头。

形式: 古风

百一诗(其九)

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

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

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百一诗(其十)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