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首(其八)

范蠡泛五湖,子房从赤松。

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终。

彼美二丈夫,世异辙则同。

此道久不作,利欲尘相蒙。

急流不知返,失脚机阱中。

形式: 古风

翻译

范蠡泛舟于五大湖,张良追随赤松子。
功成名就后请求隐退,智慧之人保全了美好的结局。
他们两位都是杰出人物,虽然时代不同,但道路相似。
这种追求清静无为之道已经很久不再流行,世间的名利欲望蒙蔽了人心。
在急流中不知回头,最终失足落入陷阱。

注释

范蠡:古代越国大夫,善于治国和隐退。
五湖:泛指太湖周围的五个湖泊,象征隐居之地。
子房:张良,汉初名臣,有隐士之风。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常与隐逸相关。
功成:事业或功绩完成。
乞身:请求辞官归隐。
明哲:明智而有远见。
令终:善始善终,保持好的结果。
彼美:形容他们的美德。
异辙:不同的时代背景。
尘相蒙:比喻世俗的尘埃掩盖了真谛。
急流:比喻世事变迁或困难局面。
返:回头。
失脚:不慎陷入。
机阱:陷阱或圈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感古十首(其八)》,主要表达了对古代贤士范蠡和张良功成身退智慧的赞赏。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后泛舟五湖,张良则在刘邦成就帝业后追随赤松子隐居,他们都以明智的选择保全了功名与生命。诗人感叹,这种在功成名就时知退的高尚品格,在现实社会中却越来越少,许多人被利欲所蒙蔽,不能及时抽身,最终陷入困境。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要懂得审时度势,避免因贪念而误入歧途。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古十首(其七)

四皓隐商山,子陵隐严濑。

隐身非隐名,清致一何在。

羽翼若为成,狂奴滋故态。

一出竟奚为,名被世人卖。

所以终南山,捷径不可再。

形式: 古风

感古十首(其六)

商君金徙木,赵高鹿为马。

徒欲取民信,疑心随解瓦。

罔民适自欺,何以刑天下。

四维已灭亡,命脉存已寡。

焚书火咸阳,斯言信非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感古十首(其五)

共工触不周,荆卿悲易水。

所遭虽异时,等为血气使。

争帝力已穷,报怨反害己。

一为狂夫愚,一为刺客靡。

二者俱无成,三叹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古十首(其四)

相如归全璧,范增撞玉斗。

为主心固同,逆顺异所守。

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

此完彼玷缺,尽在一举手。

万形各有敝,斯名长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