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红叶题诗事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注。

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

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

通媒六礼具,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

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关于红叶题诗的浪漫故事,充满了唐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感的细腻。诗人张浚以“咏红叶题诗事”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中的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权力。御水的日日东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红叶的出现,既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诗人灵感的触发点。通过“子独得佳句”,诗人强调了个人才华与偶然相遇的美妙结合。

接下来的几句,讲述了红叶被题写诗句后,随着水流进入深宫的故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命运流转的隐喻。红叶最终归于韩氏之处,既是对爱情故事的展开,也是对命运安排的暗示。韩氏的籍中数,以及“出宫三千人”的对比,凸显了爱情的珍贵与独特性。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激,以及面对分离时的哀伤。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动人。最后,“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通媒六礼具,百岁为夫妇”等句子,则展现了理想中的美满婚姻生活,以及家族荣耀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红叶题诗这一主题,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情与浪漫,还蕴含了对爱情、命运、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描绘了一个充满子孙满堂、家族显赫的场景,体现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这段故事独特性的认可,以及对其流传后世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关于红叶题诗的爱情故事,更是一幅展现唐代社会风貌、文人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画卷。

收录诗词(2)

张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其一)

夺人不夺境,缘自带譊讹。

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

骊珠光灿烂,蟾桂叶婆娑。

觌体无差互,还应滞网罗。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其二)

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

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亲。

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

直饶玄会得,恬似眼中尘。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其三)

人境两俱夺,从来正令行。

不论佛与祖,那说圣凡情。

拟犯吹毛剑,还伤值木盲。

进前求妙会,特地打精灵。

形式: 偈颂

颂(其四)

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

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

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

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