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说与学人,火无斤两,候无卦爻。

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作工空谩劳。

君知否,但一切声色,都是讹肴。见闻知觉俱抛。

直打并、灵台无一毫。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虚灵不昧,志力坚牢。

神室虚闲,灵源澄静,就里自然天地交。

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告诉学者们,火焰没有重量,时机没有占卜的符号。
既无增减,也无实际效果,既无形体,无需烹饪烧炼。
每样都不是真实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刻意努力只是徒劳。
你可知道吗?所有的声音和色彩,都是误导。
心灵纯净无杂念,直指本心,一尘不染。
别提炼丹炉灶,寻找长生药,只需保持精神虚静,意志坚定。
心灵空间清静,与天地自然交融。
如果不能保全真性,即使修行也无法逃脱劫难。

注释

学人:学者。
火无斤两:火焰没有重量(比喻无形无质)。
候无卦爻:时机没有占卜符号(暗示时机难以捉摸)。
抽添:增减。
烹炮:烹饪烧炼。
讹肴:误导或虚假的事物。
灵台:内心深处。
劫运:命运中的灾难。

鉴赏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沁园春》是一首禅宗悟道之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对世间虚幻的认识和修行的真谛。词中通过“火无斤两,候无卦爻”表达出世间万物皆无实体,不可执着于表象;“也没抽添,也无作用”强调修行不应追求外在形式,而应专注于内在心性的修炼。“件件非真,般般是假”进一步揭示了世俗世界的虚妄。词人主张抛却见闻知觉,达到心灵的纯净无杂,“直打并、灵台无一毫”,即摒弃一切杂念,回归内心的宁静。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暗示修行不在于外在的修炼方法或物质追求,而是要保持内心的虚灵不昧,意志坚定。“神室虚闲,灵源澄静”描绘出理想的内心状态,即与天地自然合一。最后,词人告诫那些追求全真的修行者,若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全真性,便无法逃脱命运的轮回。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禅宗的视角,引导读者放下执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

身处玄门,不遇真师,徒尔劳辛。

若绝学无为,争知阖癖,多闻博学,宁脱根尘。

固守自然,终成断灭,着有着无都不真。

般般假,那星儿妙处,参访高人。一言说破元因。

直指丹头精气神。

问一穷玄关,本无定位,两般灵物,只在心身。

动静相因,有无交入,五气朝元万善臻。

幽奇处,把一元簇在,一个时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真]韵

沁园春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

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

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

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虚中密意深探。

致虚极、工夫问老聃。

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

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

诸玄眷,以虚无会道,稽首和南。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勉中庵执中妙用

中是儒宗,中为道本,中是禅机。

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

动止得中,执中不易,更向中中认细微。

其中趣,向词中剖得,慎勿狐疑。个中造化还知。

却不在、当中及四维。

这日用平常,由中运用,兴居服食,中里施为。

透得此中,分明中体,中字元来物莫违。

全中了,把中业劈破,方是男儿。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