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雪复晴

阴云不成雪,碧瓦有繁霜。

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床。

飞乌鸣自乐,古木昼仍僵。

谁意斗晴后,苦寒胜北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阴沉的云层未能化作雪花,青绿色的屋瓦上积聚了厚厚的霜冻。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温暖室内,但井边的冰条依然凝结如床。
飞翔的乌鸦自得其乐地叫着,古老的树木在白天仍然显得僵硬。
谁会想到,在这场晴天之后,严寒竟然比北方还要强烈。

注释

阴云:形容天空阴沉。
不成:没有变化为。
雪:雪花。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有:存在。
繁霜:厚厚的霜冻。
日气:阳光。
生:穿透。
帘额:窗帘缝隙。
冰条:冰柱。
结:凝结。
井床:井边的平台或栏杆。
飞乌:飞翔的乌鸦。
鸣:叫。
自乐:自得其乐。
古木:古老的树木。
昼:白天。
僵:僵硬。
谁意:谁料到。
斗晴:与晴天对抗。
苦寒:极寒。
胜:超过。
北方:北方地区。

鉴赏

梅尧臣的《欲雪复晴》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首句“阴云不成雪”写出了天空阴沉但未能降下雪花,暗示了诗人对雪的期待。接着,“碧瓦有繁霜”描绘了屋瓦上覆盖着厚厚的霜,显示出天气的寒冷。日光透过窗帘,带来一丝暖意,但在“日气生帘额”中却显得微弱,与严寒形成对比。

“冰条结井床”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严酷,连井台都结了冰。诗人观察到乌鸦在空中飞翔,发出叫声,似乎并未因寒冷而沮丧,反倒是“飞乌鸣自乐”,反映出乌鸦对冬季习以为常的生活态度。树木在白天依然显得僵硬,缺乏生机。

最后两句“谁意斗晴后,苦寒胜北方”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突然转晴后,气温骤降的惊讶和对北方严寒的联想。这不仅写出当地冬季的极端,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的意外和无常的体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淮上杂诗六首(其六)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

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漾]韵

淮上杂诗六首(其五)

漠漠昼烟披,纵横见渔艇。

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

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

向晚得志归,浩歌山月静。

形式: 古风

淮上杂诗六首(其四)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淮上杂诗六首(其三)

轻舟晚投处,聒聒渚禽嘶。

橡子随薪束,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潮落蚌生泥。

客思无憀极,唯将鲁酒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