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

江亭感秋至,兰径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兹夕念原衍。

绿筱连岭多,青莎近溪浅。

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乔木粲凌苕,阴崖积幽藓。

遥思伊川水,北渡龙门岘。

苍翠双阙间,逶迤清滩转。

故人在乡国,岁晏路悠缅。

惆怅此生涯,无由共登践。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翻译

江边亭子感受秋意渐浓,兰花小径上露珠凄然滴落。
傍晚时分,晚稻在河边田野中显得格外丰茂,杉松在晴朗山巅上郁郁葱葱。
感叹我身处山林,此刻夜晚怀念那广阔的平原。
绿色竹林连接着山岭,青色莎草靠近清澈溪流。
陶渊明喜爱的菊花依然盛开,仲蔚的蓬蒿无人修剪。
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阴暗的崖壁上长满了幽深的苔藓。
遥想那伊水之源,我欲北渡龙门山口。
青翠的宫殿之间,河水蜿蜒流过清澈的河滩。
故乡的朋友,年末道路遥远漫长。
心中充满惆怅,无法与他们一同登临赏景。

注释

江亭:江边的亭子。
悲露泫:露珠凄然滴落。
粳稻秀:晚稻丰茂。
杉松郁:杉松茂盛。
林壑:山林。
原衍:广阔的平原。
绿筱:绿色竹林。
青莎:青色莎草。
渊明菊:陶渊明喜爱的菊花。
仲蔚蒿:仲蔚的蓬蒿。
乔木:高大树木。
幽藓:幽深苔藓。
伊川水:伊水。
龙门岘:龙门山口。
双阙:宫殿。
清滩:清澈河滩。
岁晏:年末。
悠缅:遥远漫长。
生涯:生活。
登践:登临赏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的景象,诗人坐在江亭之中,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山居生活的怀念。兰径上的露水让人感到悲伤,因为它提醒了诗人眼前的景色与记忆中的情境之间的差距。粳稻在晚川秀丽,杉松则在晴朗的天气中郁郁寡然,这些景象都深化了诗人的秋思。

诗人提到自己拥有林壑,但这只增加了他对原来的居所——原衍的怀念。绿色的草连绵不绝,青色的莎草近溪浅缓,都让人心生向往。渊明菊花犹在,仲蔚蒿草未被修剪,这些自然景物的存在,使诗人的思念更加浓厚。

乔木凌厉如剑,阴崖上积满了幽深的苔藓,都让人感到一种萧瑟的秋意。遥想那伊川的水,北渡龙门山时的风光,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怀旧之情。苍翠的双阙之间,逶迤的清滩流转,都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最终,诗人提到故人在乡国,岁月匆匆,路途悠远,使得自己的心情更加惆怅。这一生短暂,又有何处可与知己共享登临之乐呢?这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张公超谷中石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

形式: 古风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

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

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

坐思藤萝密,步忆莓苔滑。

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绝。

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

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

焉能逐麋鹿,便得游林樾。

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

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

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

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磬管歌大吕,冕裘旅天神。

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形式: 古风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