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其四)

高挂尘冠静拂衣,安贫知退似君稀。

门前便是东山路,谁肯功成名遂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他高高挂着官帽,静静地整理衣裳,像你这样能安于贫穷、懂得退隐的人实在少见。
他的家门正对着东山之路,但又有谁能像你一样,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回归呢?

注释

尘冠:官帽,指辞官后的象征。
静拂衣:安静地整理衣物,形容心境平静。
安贫知退:安于贫穷,懂得退隐。
稀:少见,难得。
门前:家门前。
东山路:可能指代隐居之地或归隐之路。
功成名遂:功业有成,心愿满足。
归:回归,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创作的《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功成名遂后选择归隐的理解和赞美。

“高挂尘冠静拂衣”,这里的“尘冠”指的是官帽,意指脱下世俗的束缚。诗人以此形象展现出退隐生活的宁静与清洁。同时,“安贫知退似君稀”则表达了对朋友能够知足常乐、安于贫困并且懂得及时抽身的赞赏。

“门前便是东山路”,这一句直接指出了归隐的具体地点,即东山。在古代,东山往往象征着隐逸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朋友选择的生活。

“谁肯功成名遂归”,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对功成名就后不恋栈而愿意归隐田园的态度。这里,“谁肯”二字带有一定的感慨,暗示了在当时社会中,这样的选择并不多见,因此更显得珍贵和难能可贵。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朋友归隐生活的理解与赞赏,以及对于功成名遂后选择退隐这一理想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其二)

声名自昔拘如锁,富贵由来薄似云。

今日冥鸿到天外,世间矰缴漫纷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其三)

倦听当关报曙光,深藏象笏解荷囊。

身閒不傍功名路,方外方知日月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其五)

翰墨班中推旧老,功名罢后得高眠。

钦风最有鳌山长,技痒思归不待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其一)

南阙腾章归老初,安轮四马照中都。

不知谁在东门外,解道贤哉此丈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