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其一)

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

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

蟋蟀鸣我床,黄叶投我帷。

窗前有栖鵩,夜啸如狐狸。

露冷梧叶脱,孤眠无安枝。

熠耀亦有偶,高屋飞相追。

定知无几见,迫此清霜期。

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

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在酷暑中期盼着西风的到来,常常害怕它迟迟不来。
如今终于感受到凉意,又勾起了对岁月流逝的悲伤。
床边蟋蟀声声叫,黄色的落叶投入我的帘幕。
窗前有只猫头鹰在啼叫,夜晚的声音像狐狸一样。
露水使梧桐叶凋零,我独自难以找到安稳的枝头。
萤火虫也有伴侣,它们在高高的屋顶上追逐。
深知这样的相聚不会长久,临近清冷的霜降之期。
万物变化无常,我不禁感叹时光匆匆。
应当珍惜眼前,及时享受烛光,别让晚年的欢乐迟到。

注释

苦热:酷暑炎热。
西风:秋风,指凉爽的风。
徂年:流逝的岁月。
蟋蟀:一种秋天常见的昆虫。
帷:帘幕。
鵩:猫头鹰。
熠耀:闪烁的萤火虫。
高屋:高楼。
清霜期:霜降季节。
物化:万物变化。
嗟咨:叹息,感慨。
秉烛:手持蜡烛,象征珍惜时光。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秋天的凄凉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的诗。首先,"苦热念西风"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来临的渴望,同时又担忧这样的机会可能不会到来。接着,"及兹遂凄凛,另作徂年悲"则是说到了现在,这种感觉更加深刻,甚至让人对往年的时光感到悲伤。

在下一段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蟋蟀鸣我床"和"黄叶投我帷"都是秋天的常见景象,而"窗前有栖鵩,夜啸如狐狸"则让人感到了一种萧瑟与孤寂。

接着,"露冷梧叶脱,孤眠无安枝"更是深化了这种感觉,似乎连大自然都在提醒着诗人的孤独和不安。"熠耀亦有偶,高屋飞相追"则可能是在描绘秋夜的星空,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渴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定知无几见,迫此清霜期"意味着明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则是说万事都在变化中,一切美好的时光都无法长存,这让诗人感到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二首(其二)

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

空阶有馀滴,似与幽人语。

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

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

今年秋应熟,过从饱鸡黍。

嗟我独何求,万里涉江浦。

居贫岂无食,自不安畎亩。

念此坐达晨,残灯翳复吐。

形式: 古风

哭欧阳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

故人已为土,衰鬓亦惊秋。

犹喜孤山下,相逢说旧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谓君朝发燕,秣楚日未攲。

云何中道止,连蹇驴骡随。

金鞍冒翠锦,玉勒垂青丝。

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

均为人所劳,何必陋盐辎。

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调习困鞭箠,仅存骨与皮。

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

他人闻定笑,聊与吾子期。

空斋卧积雨,病骨烦撑支。

秋草上垣墙,霜叶鸣阶墀。

门前自无客,敢作扬雄麾。

候吏报君来,弭节江之湄。

一对高人谈,稍忘俗吏卑。

今朝枉诗句,粲如凤来仪。

上山绝梯磴,堕海迷津涯。

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

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綵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