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庄

幽径秋阴合,青渠草色深。

肯教木叶落,直见夕阳沉。

独客逢来雁,新寒集远砧。

芙蓉花似锦,有意媚高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秋天的小路被阴霾笼罩,青色的水渠草木颜色深沉。
落叶岂能阻挡,直到夕阳沉没才停止。
孤独的旅人遇见南飞的大雁,初秋的寒意使远处的捣衣声清晰可闻。
盛开的芙蓉花如锦绣般绚丽,仿佛有意要吸引高树的注意。

注释

幽径:僻静的小路。
秋阴:秋天的阴霾天气。
青渠:青色的水渠。
草色深:草木颜色深浓。
肯教:岂能允许。
木叶落:树叶落下。
夕阳沉:夕阳西下。
独客:孤独的旅人。
来雁:南飞的大雁。
新寒:初秋的寒意。
远砧:远处的捣衣声。
芙蓉花:芙蓉(荷花)。
似锦:如锦绣般。
有意:有意为之。
高林:高大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谷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美。开篇“幽径秋阴合,青渠草色深”两句,勾勒出一条被浓密的秋天阴影覆盖的小路,以及旁边青苔盈盈的水渠,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空间缩小之感。"肯教木叶落,直见夕阳沉"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顺应之心态,似乎在告诫树木让叶子随风而落,以便更直接地看到那逐渐下沉的夕阳。

接下来的“独客逢来雁,新寒集远砧”两句,描绘了一位独自行走的旅人偶遇到飞来的大雁,而空气中弥漫着新的寒冷,远处山峰上积累的是秋天特有的清冷与寂静。诗人的笔触在这里显得格外沉稳,捕捉到了秋日里最为凄美的景致。

最后,“芙蓉花似锦,有意媚高林”则是对那盛开的荷花的赞美,它们如同精美的织锦一般,在高耸的树林间展现出独有的妩媚与生机。这里的“有意”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仅是观赏,更有深意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山谷中细微之处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渡越

苍烟迷古道,白水满平畴。

落雁湘湖月,孤砧粤树秋。

壮心消蜡屐,老泪入貂裘。

市饮成凄断,何人识马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士

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

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

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天竺二首(其二)

登览欣逢胜日闲,苍松九里费跻攀。

行过绿水尽头路,步入白云生处山。

猿鸟尚能知异境,仙凡原不隔重关。

几时拂袖逃尘网,野衲村樵共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天竺二首(其一)

行遍山巅又水涯,尚无红叶与黄花。

长松夹道六七里,小墅通村十数家。

竺国云深僧寂寞,草堂洞古石嵯牙。

野翁共醉官垆酒,扶醉归来已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