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船上无散工,驾御有方所。
打篙底打篙,摇橹底摇橹。
触浪迎风天地宽,去来不碍东西浦。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的作品,名为《偈颂十七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船夫驾驶船只的日常劳作为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智慧的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诗中描述了船上没有随意更换岗位的人,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职责,打篙者专心致志地打篙,摇橹者则专注地摇动船桨。这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状态象征着秩序与和谐,体现了古人对于责任和专业精神的重视。
“触浪迎风天地宽”描绘出船只在波涛中航行,面对风浪时的勇往直前,象征着人生的挑战和开阔的视野。而“去来不碍东西浦”则表达了无论顺流逆流,船只都能自如穿梭于江河两岸,寓意着生活的自如应对和无畏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智愚禅师的智慧和生活态度。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或隐或显,有亏有盈。
为天上无私之鉴,实人间照夜之灯。
寻常多是论三五,惟有今宵分外明。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
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见成受用,千难万难。
因思临济掌黄檗,何似华亭把钓竿。
渡江风倚芦梢碧,夜深金殿人相忆。
此土西天卖不行,千古万古成狼藉。
当良月蓂敷五叶之辰,孰谓韬其光,晦其迹。
熏炉茗碗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