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

洪流冲巨块,对峙束平川。

屹若壁千仞,远之螺一拳。

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淮分界南北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开篇“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江淮之地如同天然屏障,将南北划分为两个世界。这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描述,更有象征意义,彰显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界限的感慨。

接着“洪流冲巨块,对峙束平川”两句,则描绘了江水奔腾、山峦对立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洪流”指的是江水的汹涌澎湃,充满了力量和生机;“巨块”则是形容山石之大,而“对峙束平川”则表达了山与山之间相互对峙,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束缚,锁定了江水,使其奔流于其中。

以下两句“屹若壁千仞,远之螺一拳”进一步渲染了山川的雄伟。这里的“屹若”形容山势如同城墙一般险峻,而“壁千仞”则是对山高的直接描述;“远之螺一拳”则是说从远处看,山峰尖锐,如同手指般伸向天际。这两句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极力表达了山川的宏伟和诗人的个人感受。

最后两句“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则是诗人对传统比喻手法的一种反思。古代有用牛郎织女来比喻天体运行的说法,但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质疑这种简单的比喻是否能够完全表达出眼前江淮山川之宏大。这两句不仅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超越和创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四)

士有似之者,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

于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三)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二)

达人乐所乐,小智忧其忧。

平生见飞鸢,常忆马少游。

门前车骑喧,孰与园林幽。

虚舟苟欲去,鸥鹭犹当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一)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

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鸰原,比屋赖虎幄。

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