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怀罗国宾(其二)

群阴剥尽一阳回,霜日烘晴宿雾开。

闭户读书差自乐,载肴问字莫须来。

荣枯易了观芸草,冷暖相忘付酒杯。

得似山居酬应少,昼长閒坐看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寒冬已去春回阳,阳光照破晨霜天
闭门读书我自乐,无需你送菜肴来
世间荣枯如草木,冷暖悲欢皆付酒杯中
山居生活应酬少,闲时静坐赏寒梅

注释

群阴:寒冬。
剥尽:消退。
一阳:初升的太阳。
烘晴:晒散阴霾。
宿雾:夜间残留的雾气。
闭户:关门在家。
差自乐:略感满足。
载肴:携带菜肴。
莫须来:不必特意来访。
荣枯:事物的兴衰。
观芸草:从草木生长看出。
冷暖:人生的冷暖。
相忘:忘记。
山居:山野居住。
酬应:应酬交往。
昼长:白天漫长。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山居生活的意境。"群阴剥尽一阳回"表达了等待长时间阴霾之后,终于盼到太阳的回归,天气转晴的情景。"霜日烘晴宿雾开"则形象地描述了冬日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夜间的寒霜和露水,呈现出一派明朗景致。

诗人通过"闭户读书差自乐"表达了自己关上门窗,沉浸于阅读之中,不再过问外界纷扰,享受独处带来的喜悦。"载肴问字莫须来"则是说不必急于请教别人,对于学识的追求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接着,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荣枯更替的淡然观念:"荣枯易了观芸草",在这里,芸草成为观察生命盛衰变化的对象。"冷暖相忘付酒杯"则是说用酒来浇愁,忘却世间冷暖,不再执着于这些世俗的情感。

最后两句"得似山居酬应少,昼长閒坐看寒梅"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得似"意味着似乎、仿佛,而"山居酬应少"则是说在山里生活,可以减少对外界应酬的需求。"昼长閒坐看寒梅"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漫长的白天里,悠闲地坐在那里观赏冬日里的梅花。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至后(其一)

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

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昼琅琅。

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

吾道千钧悬一缕,愿同绣线日添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至后(其三)

霜华如雪著乌巾,染鬓粘须白未匀。

人羡久生趋老境,日随长至到新春。

投金濑上能容我,贡玉堂中自有人。

溧酒清醇鱼菜美,不妨频日宴嘉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至后(其二)

阳和昨夜到梅边,喜得春风一信传。

同舍团栾齐贺岁,异乡飘泊又经年。

梦中归路忘舟楫,客里生涯倚俸钱。

纸帐布衾差稳睡,不愁独冷坐无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至后(其四)

了知五十九年非,景薄崦嵫合见几。

夜半虽当泉脉动,腊前未见雪花飞。

客程鸿雁骎骎老,家养鸡豚处处肥。

千日及瓜今过半,未知何日定言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