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风三十二韵

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

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

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

堤防苟不时,汎滥即无已。

粤余病眠久,而复家无峙。

田峻不胜荒,农功皆废弛。

他稼已如云,我田方欲莳。

四际上通波,兼之葭与苇。

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

虽然遣毕功,萎约都无几。

如何海上风,连日从空起。

似欲驱沧溟,来沃具区里。

噫嘻尔风师,吴中多豪士。

囷仓过九年,一粒惜如死。

籴贱兼粜贵,凶年翻大喜。

只是疲羸苦,才饥须易子。

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

秋不安一食,春不闲一晷。

肠回为多别,骨瘦因积毁。

咳唾莫逢人,揶揄空睹鬼。

中又值干戈,遑遑常转徙。

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

荒者不复寻,葺者还有以。

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

不敢务有馀,有馀必骄鄙。

所期免假丐,假丐多惭耻。

骄鄙既不生,惭耻更能弭。

自可致逍遥,无妨阅经史。

吁余将四十,满望秪如此。

干泽尚多难,学稼兹复尔。

穷达虽系命,祸福生所履。

天不饥死余,飘风当自止。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有两顷薄田,在长洲东边百里之外。
四周环绕着小路,用葑草连接成片。
松江在田边流淌,春夏季节苦水泛滥。
若不及时修筑堤坝,洪水就会无休无止。
长久以来我病困交加,家中又无积蓄。
田地因无人管理而荒芜,农事全都被耽误。
别人的庄稼茂盛如云,我的田地才准备插秧。
四周都是水,还有芦苇和荻草。
正值立秋之后,烟雾露水一片凄凉。
即便勉强完成耕种,收成也寥寥无几。
为何海上的风,连续几天从天而降。
似乎想驱使大海,来滋润这片土地。
哎呀,风神啊,吴中之地多有豪杰。
仓库里的粮食足够九年,每一粒都珍视如命。
买粮便宜卖粮贵,灾年反而更欢喜。
只是穷人受苦,刚饿就要卖儿卖女。
我坎坷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秋天连一顿安稳饭都吃不上,春天没有一刻空闲。
心中愁绪因离别而缠绕,身体消瘦因不断受挫。
咳嗽不敢见人,嘲笑只能自己承受。
中间又遭遇战乱,常常四处流离。
曾隐居茅山之西,如今来到笠泽之滨。
荒废的田不再寻找,能修复的还会努力。
想要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又想效仿姜肱的简朴。
不敢追求多余,多余会滋生骄傲鄙陋。
只希望不必借贷乞讨,因为那太令人羞愧。
既无骄傲鄙陋,羞愧也能消除。
自然可以逍遥自在,不妨阅读经书史籍。
唉,我将至四十岁,满怀期望仅此而已。
谋生依然艰难,学种田也是如此。
穷达由命运决定,祸福在于个人行为。
上天不让我饿死,狂风终将平息。

注释

二顷田:两顷土地,形容田地面积。
长洲:地名,此处代指作者田地所在的地方。
葑:菰根,一种水生植物,古人常用以筑堤。
松江:河流名,位于中国东部。
苦水:含有盐分或有害物质的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堤防:河堤,防止河水泛滥的防护工程。
粤余:我,古代文言中的自称。
病眠:长期患病,睡眠不好。
峙:储备,积蓄。
荒:荒废,无人耕种。
农功:农事,农业生产工作。
废弛:荒废,松弛。
他稼:别人的庄稼。
莳:移植,这里指插秧。
四际:四周,边缘。
葭:初生的芦苇。
苇:芦苇。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开始。
烟露:烟雾和露水,形容环境湿润凄清。
萎约:衰败,不茂盛。
海上风:来自海上的风。
沧溟:大海。
沃:灌溉,滋润。
具区:太湖的古称。
风师:风神。
囷仓:粮仓。
一粒:比喻极其珍惜粮食。
籴贱:买粮便宜。
粜贵:卖粮贵。
疲羸:疲惫瘦弱的人。
易子:交换孩子,古代灾荒时的惨状,因无力抚养而交换子女求生。
轗轲:坎坷,形容人生道路不顺。
纪:十二年为一纪,这里泛指多年。
晷:日影,借指时间。
肠回:内心曲折,比喻思绪复杂。
积毁:持续的诋毁、挫折。
揶揄:嘲笑,讽刺。
睹鬼:看到的都是不好的景象,比喻处境凄凉。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遑遑:匆忙不安的样子。
转徙:迁移,流浪。
故隐:过去隐居的地方。
茅山:地名,位于江苏省。
笠泽:太湖的别称。
葺:修理,修补。
陶令巾:陶渊明的头巾,象征归隐生活。
姜肱被:姜肱与兄弟共被而眠,象征兄弟友爱。
骄鄙:骄傲鄙陋。
假丐:借贷乞讨。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经史:经书和史书,泛指学问。
四十:四十岁,古人认为是不惑之年。
秪:同'只',仅仅,只。
干泽:谋生。
学稼:学习耕种。
穷达:困厄与显达,指人的社会地位和境遇。
系命:取决于命运。
履:经历,走过。
飘风:狂风,大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和对丰收的渴望。开篇即以“我有二顷田”开始,通过“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田园的广阔和劳作的情景。随后,“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则透露出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不易。诗人通过“粤余病眠久,而复家无峙。田峻不胜荒,农功皆废弛”等句,表达了对丰收的迫切心情和劳动的艰辛。

在接下来的部分,“他稼已如云,我田方欲莳”则显示出作者对于自己田地的关注和期盼。紧接着,“四际上通波,兼之葭与苇。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等句子,描绘了秋收的景象,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

诗中还穿插着作者对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担忧,如“如何海上风,连日从空起。似欲驱沧溟,来沃具区里”等句,显示出对天气变化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而“吴中多豪士,囷仓过九年,一粒惜如死。籴贱兼粜贵,凶年翻大喜”则反映了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民对于粮食的珍视。

在后半部分,“余仍轗轗者,进趋年二纪。秋不安一食,春不闲一晷。肠回为多别,骨瘦因积毁”等句子,诗人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劳作状态的描述,表达了农民在恶劣天气和社会动荡中所承受的艰辛。

最后,“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荒者不复寻,葺者还有以”等句,则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选择和坚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安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个人对于丰收和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

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首阳山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形式: 古风

旅中送迁客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途中

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

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

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

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