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宴六县宰

本是词林翰墨臣,诏书特遣牧宣城。

使君只办平平政,令尹无要赫赫名。

狱苟得情须近恕,财如足用莫求赢。

荻花风起江防急,秋阅应令弩手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本来是文人墨客,特别被朝廷派遣管理宣城。
地方长官只需办理公正的政务,不必追求显赫名声。
审理案件务必公正,对待罪犯要宽容,财物足够使用就无需贪求多余。
当荻花随风飘扬,江防进入紧要关头,秋季阅兵应确保弓箭手训练精良。

注释

本是:本来是。
词林翰墨臣:文人墨客。
诏书:皇帝的命令。
特遣:特别派遣。
牧:管理。
宣城: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城市。
使君:地方长官。
只办:只需。
平平政:公正的政务。
令尹:古代官职,相当于县令。
无要:不必。
赫赫名:显赫名声。
狱:案件。
得情:查清事实。
近恕:接近宽容。
财如足:财物足够。
求赢:贪求多余。
荻花:植物,一种草本植物。
风起:风吹起。
江防:江边防御。
急:紧急。
秋阅:秋季阅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吴泳所作,名为《宣城宴六县宰》。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官场之作,反映了作者在担任地方官职时的一些想法和态度。

“本是词林翰墨臣,诏书特遣牧宣城。”开篇两句表明诗人原本是文人出身,因皇帝的特别命令被派去管理宣城。这两句既展示了作者的文学身份,也体现了其官职的特殊性。

“使君只办平平政,令尹无要赫赫名。”这里强调的是为官之道,主张以平和公正的态度处理政事,而不是追求个人的显赫名声。这反映出作者对于为官做人的理念,是一种低调而务实的态度。

“狱苟得情须近恕,财如足用莫求赢。”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施政理念,即在处理法律案件时应注重人情,体现出宽大为怀的精神;同时,在使用国家资源和财富时应当适可而止,不追求过度的利益。

“荻花风起江防急,秋阅应令弩手精。”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紧迫的情景,可能是在战争或边疆防御的紧急情况下,作者作为地方官员必须迅速响应命令,展现出其在危机时刻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职责的思考,展示了一个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为官之道的期许与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于清廉和公正执法的期待。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宣城鹿鸣宴

儒臣簪笔典州麾,重为江山缉旧仪。

宴序古来元有礼,鹿鸣废后更无诗。

科名到手还须耐,文字当场莫好奇。

更尽工歌笙一曲,明年春洒上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洪都病中口占

去年舆疾上洪州,百感婴怀又怕秋。

病体不因衰后觉,宦情谁向死前休。

乞身已晚荒三径,葬子无期负一丘。

造物傥从心所欲,乐天知命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杨子达入国学

鸾凤久束咮,贤关时一鸣。

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

母线丝丝直,爷诗字字情。

别离非所惜,回看锦衣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洪司令(其一)

经年分月伴西清,又佐戎轺勇北征。

下马必能书檄草,从军元是擅诗名。

熙丰作俑能无过,元祐操舟却要平。

局面既新棋势别,消详专在幕中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