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我从小就腰佩战刀、头裹头巾去应征入伍,成为抗敌军队中的一员。每当我闲暇时,便独自登上戍楼眺望那失去的中原故地。但见中原大地一片残破荒凉,到处是野狐、野兔活动的踪影,人烟稀少,在夕阳暮霭中更显得凄凉无比。
时事变幻莫测,政权更迭频繁,兵连祸结,战事不断,百姓们受尽了战争的侵扰,无法休养生息,要靠谁去驱逐侵略者,扫平中原呢?望着眼中破碎的山河,想到自己肩负的恢复中原的宏图大业,常常禁不住仰天长啸。我们恢复中原的那一天就要到来了,百姓将很快迎来太平时日,北方地区将继续在宋王朝的统治之下延续下去。

注释

戍楼:指边防上的岗楼。
投笔:用班超“投笔从戎”之典。
枕戈待旦:语出《晋书刘传》,意即枕着兵器躺着等待天亮,比喻杀敌报国的心情急切,一刻也不松懈。
陇西:泛指陇山以西地区。
掣电:即电闪,形容迅速。
髀肉:大腿上的肌肉。
易生髀肉,感叹久处安逸,光阴易逝,思图 有所作为。
群生:指宋朝百姓。
干戈烂漫:此处形容刀光剑影,兵连祸结的样子。
相将:行将,即将。
燕赵:均为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二,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鉴赏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李璨的《水龙吟》,是一篇表达对战争生活中的不适和对太平时光向往之情感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 这两句描绘出词人在战场上的孤独与寂寞,腰间佩戴着武器,头上包裹着头巾(首帕),身处戍楼之上,独自一人倚靠栏杆,悠悠地眺望远方。这里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

"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 这几句则描绘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中原一带原本气势磅磅,如今却是狐狸鼠兔之所藏,晚霞散去,只余残留的光影。

"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 词人回忆起年轻时在陇西(指今天甘肃一带)时的情景,将笔墨抛于身后,以剑为枕,等待破晓。这几句流露出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界突变和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通过改变心态来适应环境的哲思。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 这段话抒发了对战乱频仍、世事无常的哀叹,以及对长久和平的渴望。沧海变为田野,象征着巨大的历史变迁;群生指的是众多生命在战争中的惊扰;干戈即军器,烂漫则是战乱不息,凭谁驱扫,则是在询问谁能结束这场战争。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词人心中有着对山河之美的憧憬和胸怀壮志,但这些都被战争所打断,只能发出一声长叹;词末寄寓了希望太平岁月早日到来,愿燕赵(今北京及周边地区)能够安稳百年。

这首《水龙吟》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的生活,展现了词人对战争深切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命、和平时光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

李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金末山东军阀李全之子(一说养子),小字松寿。1227年李全降蒙古,被任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又称益都行省)。1231年李全死,不久袭为益都行省,拥军自重。1259年,加速准备反叛蒙古,一面进犯南宋,取海州等4城,一面积极加固益都城防,储存粮草,截留盐课。1262年在在进攻济南时,应者寥寥,军心离散。七月,城破被俘,史天泽将其处死

  • 生卒年:?~1262

相关古诗词

褒禅山有于湖所题宝塔二字

路入乱云堆,僧房四面开。

龟泉半泥滓,龙洞已尘埃。

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

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自画芦雁

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

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三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抗段文昌李景让郑愚四人者可考王文穆吕正闵治平嘉祐间过此亦有笔迹因以诗记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

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

妙斲谢斤斧,高楼轶烟岚。

旁行栗危栈,俯瞰惊深潭。

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封函。

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

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

咄嗟檀施开,至今为美谈。

墨卿少羁窭,节旄晚毵毵。

乐和盛家法,国垢犹包含。

郑氏虽世儒,蛮祸竟莫戡。

旧相粤冀级,经从各停骖。

翰林宠则多,御史德岂惭。

数公方盛壮,厥声实吁覃。

纷华竟安在,人寿无彭聃。

彼石尚云朽,吾生谅何堪。

华前一笑粲,现此优波昙。

稽首识归处,径欲投佩簪。

蠢蠢谁汝缚,窃食如春蚕。

祓除偶辰巳,风景清且酣。

相引著胜地,佛日况可贪。

敢誇一醉富,庶解忧心惔。

因歌以记之,放笔书僧庵。

形式: 古风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閒,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梁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浊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形式: 古风 押[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