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涵山育气如春,内相声华中外闻。
纲纪禁庭天宠密,金珰长染御炉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庄重的画面,以自然景象开篇,"海涵山育气如春",形象地展现了大海包容万物,山川孕育生机的春天气象,象征着皇家的宏大胸怀和包容性。接下来的"内相声华中外闻",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内部的繁华与声誉,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连国外也传扬开来。
"纲纪禁庭天宠密",诗人以"纲纪"象征朝廷的规章制度,"禁庭"则代指皇宫,表达了对都省罗太尉所处的权力核心的敬意,以及朝廷秩序井然,受到上天庇佑的尊崇状态。"金珰长染御炉熏",通过"金珰"(古代官员的饰品)和"御炉熏"(宫廷香烟),暗示了罗太尉深受皇帝的信任和恩宠,生活环境奢华且充满皇家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和颂扬都省罗太尉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展现出宋代宫廷的威严与繁荣,语言典雅,意境深远。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远引高踪继覆盆,一龛枯寂是前身。
秀峰影里闲揩眼,见尽深云未到人。
一发千钧适此时,风前无语皱双眉。
松源正脉将枯竭,浚发灵源复是谁。
光芒曾不著纤埃,拂拭磨砻心已灰。
秋夜不禁猿啸月,与谁同上妙高台。
祝融峰下烧红叶,应梦山中看白云。
足迹未教容易见,谁知天外有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