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

访竹越云崖,即林若溪绝。

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

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

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我探访竹林穿过云崖,仿佛来到了一条清澈溪流的源头。
哪能想到,高大的竹子根部隐没在秋日的青苔之下,显得格外洁净。
清冷的月光洒满弯曲的小径,茂密的竹叶映照着幽深的水潭。
面对如此芬芳鲜美的竹子,我深感惭愧,只能在年终时节献上作为礼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访竹的幽静画面。开篇"访竹越云崖, 即林若溪绝",通过"访竹"这一行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而"云崖"和"溪绝"则营造出一片隐秘而又宁静的山谷景象。接着"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诗人不仅欣赏到了竹林的清幽,更注意到地面上秋天的苔藓,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第三句"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通过对比"清光"与"茂色",诗人强调了竹林在秋天的独特景致。竹子的清新与绿色的浓郁,在秋日的阳光下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完全拥有这份美好的遗憾,以及在岁末时分将所感所思作为礼物奉献给远方的亲友。这里的"愧"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温馨与自谦,而"奉君"则传递出一份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独特情感,以及在这份美好面前所体会到的生命情感。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观回军三韵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听唱赤白桃李花

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

欲向西宫唱,西宫宫树绿。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来从窦车骑行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

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

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

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

自经皋兰战,又破楼烦地。

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

时过歘如云,参差不自意。

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

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

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

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

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

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

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

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