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

萧散人事忧,迢遰古原行。

春风日已暄,百草亦复生。

跻阁谒金像,攀云造禅扃。

新景林际曙,杂花川上明。

徂岁方缅邈,陈事尚纵横。

温泉有佳气,驰道指京城。

携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

存者邈难见,去者已冥冥。

临风一长恸,谁畏行路惊。

形式: 古风

翻译

悠闲远离尘世的忧虑,独自走在遥远的古原。
春风吹来日渐温暖,万物复苏草木生长。
登高拜访佛像,攀登入云端的禅院。
新绿的树林在曙光中醒来,多彩的花朵在河边闪烁。
过去的时间已遥不可及,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温泉弥漫着宜人的气息,大道直指京城。
回想起共度的日子,山河留下无尽的遗憾。
活着的人难以相见,离去的人已消失在黑暗中。
面对风声我痛哭一场,谁会害怕路上的行人被惊动呢?

注释

萧散:形容生活悠闲,不拘束。
迢遰:遥远。
暄:温暖。
百草:各种草木。
跻阁:登上楼阁。
谒:拜谒,拜访。
金像:佛像。
禅扃:禅房,僧人居住的地方。
新景:新的景色。
徂岁:过去的岁月。
缅邈:遥远,久远。
陈事:往事。
驰道:古代宽阔平坦的大道。
故日:过去的日子。
山河:象征国家或故乡。
冥冥:形容消失,看不见。
临风:面对风。
一长恸:痛哭一场。
行路惊:行人被惊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土和往昔的深切怀念。开篇"萧散人事忧,迢遥古原行"表达了诗人在广阔的古老原野上漫步时,对世事的忧虑和对往昔的追寻。紧接着"春风日已暄,百草亦复生"则是描写到了春天,一切都苏醒过来,万物复苏,这种景象也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接下来的"跻阁谒金像,攀云造禅扃"显示出诗人登上高阁,对着佛祖金像祈愿,又或者是在云间建造禅室寻求心灵的平静。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不宁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中间部分"新景林际曙,杂花川上明"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山林与河川之间自然美景的画面。这种景色也许只是在诗人的幻想之中,因为接下来的"徂岁方缅邈,陈事尚纵横"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往昔事件的复杂交织。

"温泉有佳气,驰道指京城"可能是对一个特定地点的描写,也许是一个诗人渴望到达的地方。紧接着的是"携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表露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深厚感情。

最后两句"存者邈难见,去者已冥冥。临风一长恸,谁畏行路惊"则是表达了现实与过往之间的差距,生者与逝者的界限,以及面对自然之风时,诗人内心深处的一声长叹和对于前路的迷茫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与思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往昔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对杂花

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

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

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

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对芳尊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

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䍦还复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对雨寄韩库部协

飒至池馆凉,霭然和晓雾。

萧条集新荷,氤氲散高树。

闲居兴方澹,默想心已屡。

暂出仍湿衣,况君东城住。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形式: 古风 押[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