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
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
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
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冬之夜,诗人与朋友们在某个地方会宿的情景。开头“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如同遥不可及的山峰。
接着“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进一步描绘了那个故人现在担任县官,生活在远离诗人视线的高峰之下。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有心灵上的隔阂。
“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则转而描写会宿现场,客人的床褥被寒气所侵,庭院中泉水在夜晚轻轻流淌,这些细节都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清的氛围。
最后“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表明诗人打算跟随朋友们去处理一些临时的事务,然后便一心向往那淡远如白云般的禅意境界。这既是对现实责任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远方故人和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
不详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久思今忽来,双屦污青苔。
拂雪从山起,过房礼塔回。
偈留闲夜作,禅请暂时开。
欲作孤云去,赋诗余不才。
王事圭峰下,将还禁漏馀。
偶欢新岁近,惜别后期疏。
雪罢见来吏,川昏聊整车。
独吟多暇日,应寄柏台书。
禅客诗家见,凝寒忽告还。
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
自知麋鹿性,亦欲离人间。
尽日叹沉沦,孤高碣石人。
诗名从盖代,谪宦竟终身。
蜀集重编否,巴仪薄葬新。
青门临旧卷,欲见永无因。